7月12日,“2013中国梦大型视听交响音乐会”在成都首演,赢得了满堂喝彩。8月1日,这台音乐会将再次在成都奏响。四川交响乐团团长石勇对此充满期待:“首演上座率超过9成,这是我们平时搞的古典音乐会不敢奢望的成绩。”
这场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音乐会为何如此让观众 “买账”?石勇一语道破秘笈:“选择本地群众耳熟能详的乐曲,让老百姓在高雅艺术中能找到亲切感。”
策划:
灾区感人事迹激发梦想灵感
“这场音乐会筹划和准备用了近3个月。年初,我们就开始策划以‘中国梦\’为主题举办一场音乐会。”音乐会策划人、四川交响乐团副团长李文和透露,4月初,乐团确定了交响音乐会的形式。
“举办一场音乐与历史、音乐与时代、音乐与未来的对话,希望听众在听音乐中回顾新中国建设成就,向前辈们致敬。”李文和告诉记者,音乐会的选曲尤为考究,希望听众们可以在这场“对话”中听到当代多彩的“中国梦”。虽然策划过数不清的交响音乐会,李文和却坦言,“这次分外紧张,要让每个人的小小梦想都折射出伟大的‘中国梦\’并不容易。”
正当李文和为此冥思苦想时,“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了。来不及再次构想“中国梦”的音乐蓝图,乐团迅速派出了两支演出小分队奔赴雅安地震灾区,在安置点内为受灾群众举办了5场演出。回到成都,在灾区目睹和感受了不少动人事迹的李文和,创作的灵感突然被激活了,立即着手修改音乐会的演出方案。“听到成千上万的军人、医生和志愿者在灾区的故事,我明白了,‘中国梦\’是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联系的梦想。”
选曲:
7个篇章演绎三大主题
演出的主旨明确了,该选择怎样的曲目表现这一宏大的主题呢?“演奏的曲目既要能表现‘中国梦\’的宏大构想,但也要群众喜爱。”石勇说:“同时还要富有四川特色,能表现四川人民坚强、乐观的精神面貌。”
中国梦想、四川精神、群众喜闻乐见三个主题词刚一提出,李文和的脑子里立刻串起了一条时间轴。“老一辈、我们这一代以及年轻人一代,都有各自所处时代的梦想。”以此为构想,李文和便将音乐会有机地分为“翻身做主”、“强盛中国”、“繁荣四川”等7个篇章,并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的中国心》《我爱你中国》《槐花几时开》《黄杨扁担》等15首主旋律乐曲及四川民歌贯穿其中。
为了让演出的乐曲尽量贴近群众,但又不失交响乐演奏风格,乐团特邀我国著名作曲家董乐弦将《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青藏高原》等5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改编成了交响乐演奏曲。“乐曲在配器和演奏技巧上都作了很多创新,使得观众在听自己喜爱的歌曲时又能感受到交响乐的魅力。”
四川省音乐家栗小虎听完音乐会后颇有感触地评价说:“本场音乐会以大型交响乐、合唱、独唱等形式展现中国人的幸福感,用交响音乐的形式演绎各个时代耳熟能详的歌曲,真正做到了将高雅艺术还给群众。”
据悉,结束在成都的演出之后,该乐团将赴四川省各市州巡演。此外,还将以“文艺惠民”小分队的形式赴省内各高校、社区及企事业单位进行解说性演出。
□本报记者 李思忆
新闻推荐
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为机械制造和新材料本报讯(记者王飞)7月17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扩区并更名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扩区并更名的批复...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