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手工制作,一双拖鞋卖到2800元
□本报记者 祖明远
6月20日,在第四届非遗节的展厅里,北川绣娘张桂熙的展台前人流不息。最抢眼的展品,是绣着羌绣的雅安皮拖鞋。仅仅4天时间,已收到超过50个合作意向。
“我们融合了北川羌绣和雅安手工皮拖鞋的技艺,是国内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元素的组合,更承载了地震灾区之间携手自强的期许。”张桂熙说。
一双拖鞋,不仅凝聚着雅安、北川传统技艺的精华,更在两个地震灾区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传递感恩之心。
“订婚”只用了一小时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的第三天,张桂熙就带着几位绣娘赶往雅安芦山,商谈合作契机。
这个想法,源于北川人的亲身感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北川羌绣在各界帮扶下迅速打开市场。“我们的成长与外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出于感恩,我们希望与雅安方面合作,帮助当地尽快从地震伤痛中走出来。”张桂熙说,她瞄准的是雅安的手工软皮拖鞋,那是当地一项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作的敲定过程被张桂熙戏称为“闪婚”——讲完来意后,她们与雅安金步科技有限公司只谈了一个小时就决定合作。随后,绣娘们用10天时间,赶制了20双样品。
在精羊绒皮上进行刺绣,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艺,原本制作一双皮拖鞋耗时一周,加上羌绣就得要10天。但收益也很可观,原本一双皮拖鞋,售价在1000-3000元之间,加上羌绣后,最低售价可以达到2800元。“这是国内首创的双非遗组合,同时兼具了实用和艺术收藏价值。”雅安金步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
为了推广产品,除了参加第四届非遗节外,6月23日,张桂熙还要参加香港举办的文化艺术交流会,届时羌绣皮拖鞋将正式推向市场,迎来第一批买家。
带着羌绣技术做“嫁妆”
在合作中,除了提供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外,北川绣娘还带来了一份丰厚的“嫁妆”——免费向芦山妇女传授羌绣技艺。
5月20日,李云会等10位北川绣娘第一次向芦山姐妹授课。“这个手法叫做平绣,针要从这边入手。”在她手里,一根针轻巧地不停穿梭,几下就勾勒出一朵花的轮廓。
2008年后,在外界的支持下,李云会逐渐将羌绣这项爱好发展成事业,“我现在一个月至少有3000元的收入。”听到这番话,两位芦山学生更用心了。
李云会只是第一批授课教师,按计划,还将有多批北川绣娘来芦山,进行至少一个月的现场授艺。未来还将通过网络、电话的方式,进行远程指点,帮助芦山妇女提高技艺。“学会基本针法只需一个月,但作品要达到出售的水准,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李云会说。
传递感恩之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授人以渔。通过传授羌绣技艺,至少可以帮助当地300余人就业,共同打造羌绣皮拖鞋这一品牌。“最关键的是建设持续合作机制,这样才能保证‘联姻\’真正地长久下去,进而实现双赢。”张桂熙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飞)6月25日,记者从雅安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获悉,为确保6月30日前全面完成过渡安置工作,该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已派出3个督查组,对过渡安置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组将采用明察暗访相结合方式,分赴各...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