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为单位,组织助收助耕服务队帮助灾区抢收小春作物农业部门及时组织调运肥料等,力争大灾之年农业丰收
本报讯 (记者 周伟)“季节不等人,不能因为地震误了一年的收成。”4月26日下午5点,在雅安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村,经过3天赶工,王云康家6亩地的玉米已全部栽完。“从明天开始,要为种水稻秧苗做准备了。”记者随后从雅安市农业局获悉,震后,百姓不等不靠,积极投入春耕。目前,除芦山、宝兴、天全和极个别乡镇外,雅安全市农业生产都已基本恢复。
在共和村,王云康并非第一个完成玉米栽种的农户。昨日,趁着天气好,全村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忙着收割油菜、栽种玉米、给农田灌水、为秧苗施肥。“不能光等着政府救助,给政府添麻烦,要自力更生,房屋倒了可以再修,而错过了季节庄稼就没有收成。”王云康说,今年自己通过农田流转多承包几亩土地,要多种庄稼来弥补地震的损失。
雅安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叶明贵介绍,地震令部分区域农田及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灌溉能力受到影响,同时地震后灾民有恐慌心理,庄稼踩踏严重,对小春作物的适时收获影响较大,但经过一周的救灾和恢复后,目前农业生产已逐渐恢复正常,小麦、油菜和马铃薯等已开始收割,玉米、水稻、大春洋芋、红苕等开始陆续栽种。
为确保应收尽收、满栽满插,针对灾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雅安市已下发了《关于力争大灾之年粮食不减产的工作意见》,要求全市要以乡村为单位,组织助收助耕服务队,帮助灾区缺乏劳动力的群众抢收小麦、油菜和马铃薯等小春作物,并及时栽插水稻、管理玉米等大春作物。
对重灾区,根据生产需要,全市农业部门要及时组织调运肥料、农药、小型农用机具、植保器械、种子和农膜等,为灾区的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保证,力争大灾之年农业获丰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伟发自雅安4月24日晚,雅安雨城区碧峰峡镇雨下个不停。已在油布帐篷里住了4个晚上的三一村11组12户居民纷纷挤进了该组陈秀芬的家。当天下午,由雅安市组织的震后建筑物应急评估专家对该...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