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全程跟踪救灾物资发放——
□宋丹青 本报记者 王飞发自雅安雨城区
一顶顶蓝色帐篷、一件件雨衣、一箱箱矿泉水……为支援芦山灾区抗震救灾,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来。这些救灾物资是怎样送到受灾群众手中的?受灾群众能不能及时分配到急需的救灾物资?
4月26日,记者全程跟随了一批救灾物资的运送、发送过程。
早上9点35分,在雅安雨城区民政局物资捐款接收点,库房里堆放着帐篷、棉被、矿泉水等救灾物资。“上里镇的救灾物资现在开始上货了!”工作人员手拿着上里镇人民政府救灾物资分配接收清单招呼着。上里镇人大主席李莲立即上前仔细清点,每记录一笔,志愿者们才开始帮忙装车。
李莲说,在领取救灾物资前,首先要汇集受灾群众的需求,然后填写救灾物资申请表,经民政局和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心审核后,才能凭抗震救灾物资分配接收清单领到物资。
10点整,货车装满,车上物资一一记录在册:矿泉水200件、蚊香16件、自热食品51件、酱油31件、雨衣400件、热狗肠168件。10点02分,登记册上签完字后,李莲坐上货车从上里镇政府出发。
11点05分,救灾物资抵达上里镇政府。手臂上戴着“党员志愿者”红袖章的村民们已经等候在此。几名村民上了货车,用接力的方式将一箱箱热狗、一件件蚊香迅速从车上卸下。
救灾物资卸下后,李莲又仔细数了一遍。“经核对,对的!”上里镇抗震救灾物资接收发放组的工作人员再次清点完毕后,李莲松了一口气。“这些物资到达上里镇后,统一由上里镇抗震救灾物资接收发放组发放,根据各村的需要,将物资运往村上,再根据各户的受灾情况发放给受灾群众。”上里镇镇长刘学敬告诉记者,救灾物资重点保障“三孤”人员、五保户、低保户、受灾严重的群众。
此时,七家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张其慧已来到镇政府,登记、签字后,她招呼大家开始领取村里需要的救灾物资。
10多分钟后,货车开进七家村抗震救灾物资发放点,这批物资共在3个点停留卸货,每停留一次,工作人员都清点一次数量,程序严密,发放公平。
记者现场看到,村民们有序地排队,等待村主任发放。念到名字的村民在登记表上签名,不会写字的就盖手印。同时,救灾物资发放后,村组干部们会第一时间对群众领取物资的情况进行公示,一旦发现有人对救灾物资处理不当,将上报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新闻推荐
——四川移动抗震救灾一线掠影(二)在芦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灾区,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如果一头扎到床上,他们2秒钟内就能呼呼大睡;但如果还需要坚持哪怕10分钟,他们也绝不会提前1秒钟结束工作。...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