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地质灾害规模小,伤亡少,是否可以稍松一口气?权威人士答案恰恰相反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截至目前,芦山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规模普遍要小,大的滑坡和地表开裂相对较少。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23日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芦山地震比汶川地震震级低、持续时间短,直接诱发产生灾害相对较少,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在一定程度上说,山体“松而未滑、崩而不溃”,使后续防治形势更为严峻。
同汶川特大地震相比,芦山地震的次生灾害有什么特点,规模如何?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表示,走遍震中,一个明显感受是此次地震诱发地灾特点和汶川地震时有很大区别。目前芦山地震诱发的显化的地灾数量和面密度少,类型以崩塌、表层滑塌、飞石为主,规模普遍要小,大的滑坡和地表开裂相对较少。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崔瑛、副主任田廷山说,与汶川地震相比,这次地震无论是震中破坏程度还是波及面积都相差很多。“震级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33倍。”
当下地质灾害规模小,伤亡少,是否可以稍松一口气?答案恰恰相反。“汶川地震称得上翻天覆地,大多数松动岩石都震下来了。芦山地震强度远没有汶川地震大,山上岩石许多被震松了,却没有掉下来或者滑下来,这就大大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田廷山说,如果不及时排查、发现并治理,一旦汛期到来,许多隐患就可能酿成灾祸。地质工作者当前就是要加强地灾隐患排查,防止暴雨引发高位滑坡或泥石流。
余震数量多、震级高,对斜坡坡体潜在破坏非常大。坡体松散,但松而未滑、摇而未掉,隐蔽性、滞后性强,如何评价没有显化的地灾隐患就非常重要。雅安降雨非常丰沛,诱发地灾可能性大大增加。“我们希望受灾地区的人们,一定要重视对地灾的防范,防止出现新悲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田廷山说。
春夏之交,华西即将入汛,今后地质灾害防治要害在哪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殷跃平指出:“监测预警,要把临界降雨量往下调一下。排查要细,最好做一些测绘,集镇的排查调查应是重中之重,避免群死群伤。沿活动断裂带2-5公里的集镇都应是排查重点。”殷跃平说。
新闻推荐
绵阳市“4·20”芦山地震后,绵阳紧急组织近千名救援人员赶赴雅安灾区展开救援。与此同时,绵阳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截至4月25日下午4点初步统计,绵阳共捐款1245万元,捐赠物资达1873万元。德阳市作为“5·...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