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救助站里,工作人员陪受助对象温暖过年——
□本报记者 刘星
2月12日,正月初三,成都市救助站副站长罗莉一大早就赶来值班,她的孩子也提着大包小包跟来了。“这是我给小朋友们的礼物,用压岁钱买的。”孩子笑眯眯地说。
走进救助站,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两栋四合院式的建筑,门上有对联,窗上贴窗花,墙上贴满了“福”字。罗莉告诉记者,今年的年夜饭,大家就是在这个院里和受助对象一起吃的。
中午,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接到电话,“我们到火车北站了,你们那里怎么走?”这是受助孩子李平(化名)的父母打来的。14岁的李平是雅安人,前段时间偷偷跑来成都务工,由于年龄较小,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捱到大年初二时,他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无奈之下,他主动找警察求助。得知李平的情况后,罗莉立即同他的父母取得联系,李平父母一大早就坐火车来接孩子。当日下午3点,李平家长找到了救助站,见孩子安然无恙,他们激动不已。
记者发现,救助站里还有15名孩子,其中4人是过年这几天进来的。此外,还有20余名成年人。罗莉说,有个姓张的孩子已经在救助站住了大半年,至今未能与家里取得联系。这类孩子有不少是被家庭遗弃,或因家庭暴力等原因出走的。
“这个垃圾是谁扔的?”见地上有脏污,罗莉问。大家手一指,正是男孩小张。“不准乱丢垃圾哦!”听了罗莉的话,小张把垃圾拾起来,丢到垃圾桶里。
“这个孩子智力大约和两岁儿童差不多,刚来救助站时,不会吃饭和上厕所,经过老师们的教导,现在能够生活自理。工作人员24小时陪着这些孩子,但这只是治标,不能治本。”罗莉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流浪儿童,让所有孩子都能回归家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飞)4月2日,雅安市组织市内30多家茶叶名企,走进成都,在宽窄巷子与成都市内百家茶馆“相亲”,拉开“雅安蒙顶山茶走进全国万家茶馆”的序幕。当天,蒙顶山茶获“中国驰名商标”正式授牌。成都...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