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网 董晓尚
“局长信箱”
不妨与网友互动
上周起,四川日报网开启“网络问政”专栏,每日梳理四川各地网络问政情况,集纳网络典型案例。
10月10日,网友“罗玉琼”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网站局长信箱中留言,建议学校恢复曾广为学生喜欢的“春游、扫墓”活动,让学生多接触自然,触摸历史记忆。信中写道:希望孩子是爱国的、爱家的、爱自己的。
笔者观察成都各区县教育局网站,发现绝大多数网站都设有局长信箱,但“网络问教”的质量却高低不一。新津、双流、金堂教育局局长信箱,互动频繁,回复耐心细致。打开新津教育局局长信箱,网友留言与局长回复一览无遗。有网友咨询“幼师招聘”,局长邮箱耐心解释政策,提示所需资料,回复的“含金量”极高。
但也有个别“局长信箱”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信息公开度低,普通网友无法查看留言及回复;互动程度低,大量网友留言没有得到及时回复;回复生硬,甚至“踢皮球”,有敷衍之嫌。
目前,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的网络问政,在社会管理者和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成都各区县教育局的“局长信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网络问政的观察窗口。
成都免费公交
市州网友盼推广
为解决城市拥堵,成都市配合限行政策推出“免费公交”,引起网络舆论高度关注。一周过去,免费公交已驶进市区的大街小巷。据媒体报道,免费公交运营首日,有近20万市民参与体验。网友“@Mandy麦圈”体验后总结:这才是排堵保畅的一剂良药啊!
日前,公交免费话题突破成都地域界限,成了各地网友的热议话题。省外网友在各地论坛发帖“羡慕成都人”,四川雅安、彭州、乐山、绵阳、广元等地的网友则在当地论坛发帖讨论 “免费公交”政策,希望本地也“尝试推广”。
四川日报网通过新浪官方微博发布 “微评论”:成都公交优惠伴随限行政策而生,实际效果和民意反应令人惊喜。各市州虽无限行,却有“拥堵”。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民众选择更合理的交通出行方式,当是各地“治堵”首要之策。
由于各地条件不同,推广免费公交或过于理想,但升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倡导健康、多样化的出行方式,应成为各地治堵的共识。网友盼的不是“免费”而是“通畅”,缓堵也并非只有免费一策。能否亮出“十八般武艺”改善公共交通载客能力,治理交通拥堵,考验各地政府的管理智慧。
看不见的东西
更需要自己维权
10月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假宽带真相”,详尽披露了一个困扰网民多年的老问题:在花高价买了宽带服务之后,却发现网速并没有明显提升。
网友“思想者蹲着”在新闻播出次日,即在四川日报网天府论坛发帖怀疑 “自己被假宽带坑了”。众多网友还通过微博吐槽,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问题,从根本上铲除这一“互联网痼疾”。
从某个角度来看,“假宽带”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在媒体不断曝光、舆论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假宽带”的乱象却还是不能终结。“假宽带”的戏法反复上演,相关部门的监管缘何只流于形式?
《深圳晚报》评论称:遭遇“假宽带”不是一两个网民的事,而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公共事件,可这么一件极其重要的事,监管部门的表现并不给力。不知道“假宽带”还要再“假”多少年?
有网友认为,我们需要做些“抱怨”之外的事情,由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难维权,所以我们更该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利。
新闻推荐
9月23日,一场爱心助学捐赠仪式在广安市华蓥观音溪中学举行,第一批受资助的7名贫困学生满怀感激接过了太平财险四川分公司送来的爱心物资。在倡议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的同时,太平财险四川分公司还以“...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