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雅安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冉雪梅
□本报记者 石小宏/文衡昌辉/图
很多个周末,雅安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都会看到儿科护士冉雪梅的身影。她总是一大早便赶到医院,她心里牵挂着病床上的孩子们。她说:“我是母亲,在我眼里,病床上的孩子们就是我的亲人。”
爱是守护与真情
2003年,冉雪梅从四川大学护理专科毕业后到雅安市人民医院工作。她刚上班不久就遇全国性“非典”,白衣天使们在抗击“非典”战役中的无私奉献让她深受感动,她给自己定下标准:业务上要精、行动上要勤、感情上要爱、言行上要美。
刚到小儿科做护士时,她对小儿静脉穿刺技术不是特别熟练,患儿的哭声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就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下班后,她留在科室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护士请教,认真总结,回家后她拿出枕头或止血带,反复练习穿刺,训练进针角度、力度,然后在自己手上实践静脉穿刺。几番苦练后,她熟练地掌握了静脉穿刺技术,每次一针成功。
“要做患者喜欢的护士。”这是冉雪梅的口头禅,也是她的目标。一次,一位不满周岁的患儿到医院输液。同班的护士在为患儿作静脉穿刺时没有一次成功,孩子父母破口大骂。冉雪梅上前一边作着解释工作,一边熟练地为孩子进行静脉穿刺。在孩子输液过程中,冉雪梅又主动帮助父母照顾、逗哄孩子。孩子的父母为冉雪梅娴熟的技术和真情感动,拉着她的手说:“像你这样的护士,我们喜欢。”
爱是承受与责任
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冉雪梅练就了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熟练的应急处理能力。一次,冉雪梅巡视病房时,看见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婴儿脸色苍白,嘴唇发绀。冉雪梅立即意识到孩子呛奶了,经简单询问后,她迅速把婴儿横卧在自己的大腿上,轻柔拍背,然后用吸痰管为婴儿吸出奶液和黏稠的痰液。婴儿很快好起来,脸色由苍白转为红润。
冉雪梅工作一丝不苟、待人热情真诚,成为患儿和家长们信得过的好护士,她护理过的不少患儿的家长成了她的朋友。虽然经常加班加点,有时甚至连饭也顾不上吃,但冉雪梅毫无怨言。她说:“选择了护理工作,就选择了承受与责任。”
作为儿科护士,冉雪梅每天照顾着别人的孩子,却很少照顾自己的孩子。去年春节,大年初二凌晨两点过,冉雪梅的手机响了,医院值夜班的同事告诉她需要帮助。她立即翻身下床,顾不上睡在身边的3岁小女儿,冒着寒风奔向医院。
新闻推荐
作为全国第二批居民健康卡试点省份,四川省居民健康卡试点全面启动居民健康卡4项功能:身份识别跨机构就医一卡通存储基础健康与主要诊疗信息新农合费用结算与扩展功能本报讯(记者石小宏)12月2...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