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法庭 只为“2元钱”》追踪
昨日上午9时,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四川雅化集团53名员工与18名股东之间的股权纠纷案。“员工们并不想转让手中的股份,整个转让过程是在公司的胁迫、欺诈下进行,转让价格显失公平。”原告方代理律师声称,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双方的转让行为当属无效。但被告方代理律师则拿出双方签署的《解除委托持股关系并转让该股权之协议》,且53份转让协议都有公证书,证明双方的转让是基于自愿原则,并没有所谓的胁迫和欺诈一说。
整个庭审一直持续到13时30分,由于被告方不愿意调解,雅安市中院将对此案择日宣判。
原告观点
1
公司实际资产净值数据不实,有欺诈行为
2
曾收到公司“胁迫”通知
3
公司2008年8月每股净资产与实际出让价存差异
被告观点
1
转让价是双方协商的结果,不存在欺诈
2
原告未提供证据
3
原告对财务会计信息“断章取义”
两被告“藏身”旁听席
昨日上午9时,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53名员工作为原告方出庭,其共同委托律师赵仕林作为他们的代理人。雅化集团的18名股东作为被告方,共同委托律师刘建刚作为他们的代理人。因案情基本一致,雅安中院采取了合并审理的方式,对53件股权纠纷案一并开庭。
开庭不久,赵仕林向法官表示,被告方的18名股东中有人就在旁听席,但却没有坐在被告席上,他申请被告坐在被告席上参与庭审。随后,旁听席上的两名股东何伟庆、杨维东在法官的示意下坐在了被告席。随后的法庭调查阶段,赵仕林就公证细节,双方转让价格的协商过程等问题向被告方当事人发问,被告方律师刘建刚频频抢过话筒代为回答,此举引起赵仕林和原告的不满,法官也几次试图制止,刘建刚不再代为回答,转而在赵仕林的每个问题后,轻声在被告方耳边授意。刘建刚的这一做法再次遭到原告方的激烈反对,开始有原告方在法庭中大声训斥,原告方情绪十分激动。法官见庭审无法正常进行,只得宣布休庭5分钟后重新开庭。期间,情绪激动的一名当事人吴女士趁乱冲上庭审区,打了刘建刚一记耳光。法庭内的法警见状,立即制止并将打人者带离法庭。大约10分钟后,双方的情绪都冷静下来,庭审才得以继续进行。
3个问题为主焦点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原告与被告争论的焦点主要有3个。
一是,转让过程是否有欺诈行为?原告认为,公司实际资产净值远远大于报表中的每股净资产数据,存在欺诈。股东方代理律师刘建刚则认为,在《解除委托持股关系并转让该股权之协议》中的转让价就是原告方与被告方双方最后协商的股权转让价,不存在任何欺诈。
二是,原告曾声称“我们在(当年)8月中旬的时候收到了公司的一份通知,如果在8月31日之前不同意转让,就以1:1的比例强收员工股份”。被告方则认为,原告一直未提供相应的证据即原告所说的“通知”。对此,原告方的回答是,“我们确实拿不出证据,因为通知我们看了一眼就被收回去了”。
三是,被告提出公司2008年8月每股净资产与实际出让价存在差异。刘建刚称,原告方对《招股说明书》中 “财务会计信息”中的内容“断章取义”,从而作出了错误判断,原告方只看《招股说明书》中的净资产额,而不看该净资产的编制说明。
被告不接受调解
上述核心问题让这场庭审断断续续进行了4个多小时,其中,甚至出现过激场面,让法院不得不休庭几分钟。而在庭审将要结束,双方被询问是否愿意接受调解时,雅化员工虽然曾在整个庭审过程中一度情绪高涨,但也表示,若在遵循事实,合理的条件下愿意和解,但一直相对冷静的集团股东方面却斩钉截铁地表示,“不接受调解”。
说起如此坚决的态度,雅化集团的党委副书记阳晓林用了“没有办法调解”这6个字回答记者,“参与了股权转让的员工有400多人,而站在原告席上的只有50多人,还有更大一部分员工对转股是没有异议的”,他这样说道,如果公司接受调解,以一定的方式与这50多位员工达成了协议,“那是对剩下的这一部分员工不负责任”。
成都商报记者 蔡小莉
实习记者 曹逸韵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四川日报记者方小虎董世梅)9月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成都会见了来川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夫人何晶女士。刘奇葆介绍了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