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
草动,是风吹的。树动,是风吹的。心动,也是风吹的。隔着高高的泥巴山,我的心仍能感受到清溪古镇的风。
从成都到西昌,公路的走向是与原南丝绸之路重复的。一路上有三处著名的自然风物:清风,雅雨,建昌月。这里的清风,是专指泥巴山南麓的清溪古城的风。
刚下车,人还没站稳,清溪的风便给我一个热烈拥抱,吹得我一个趔趄。两条河道,除了底层浅浅地汇聚着两山的水流之外,河面以上,全是满满的风。远远近近汇聚起来的风,沿着河谷,无形却有力地冲撞着奔跑。河面上泛起了一层层的波纹。水面太小,风兴,却不能掀起浪,只能一层层不息地漾起水波。风的声音随着风势的大小急缓,发出时高时低时急时缓的声响。两股风,全部在清溪古城外汇在一起,这里便成了风口。
北城门是原城墙残存的古城门,如今依然还是人们进出的通道。清溪是一座古城,始建于汉代,东通乐山,西达康定,北到雅安,南连西昌,南丝绸古道与茶马古道都在这里交汇。据地方志记载,鼎盛时期的清代,城内有9街18巷,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商贾川流不息。城外不仅有护城河,还有隍堑(没有水的城壕)。古镇东、西两条河的水流清澈可鉴,故名清溪。
山下的村庄,有炊烟袅袅升起。吹来的风里,有一股独特的香味。细嗅,是花椒的香。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的花椒在全国产地颇多,惟独清溪最佳。这里出产的花椒在古代是上供皇宫的贡品,称为“子母椒”。特点是每颗花椒腋下都增生一颗小花椒,形态奇异,像是妈妈背着个小娃娃,本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娃娃椒”。即使晾干后,子母仍不分离。皇椒园就位于古城西北的牛市坡岩槽头。这里的花椒油重粒大,色泽丹红,芳香浓郁,醇麻可口,品质居全国之冠。花椒成熟时,将皇椒园中的花椒采摘下来,晒干,派专人精心筛选后由县衙组织人进供皇宫。如今,花椒已是清溪重要的农产品,成片种植,收获后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调味佳品。这里的风,自然也就浸着花椒的香气。
入夜,就住在清溪古城。已近黄昏,女店主还在搓洗衣物,问,太阳都下山了,能晒干?答,不怕,挂在迎风的位置,不一会儿,就吹干了。抬头,见屋檐下还风铃般地挂着一排排鱼。问主人,说是风的鱼干,抹上佐料,挂在高处,风一吹,十天半月就吹熟了。晚餐,特意点了那挂在檐下的鱼干,细品,还真是有风的味道。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有花椒,而且是地道的本地特产。麻得让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嘴皮木木的,友人哈着气直叫过瘾。饭后闲聊,得知店主祖上就是开店的,专供背茶包子的背夫食宿,如今,算是重操祖业。做菜的手艺也是家传。那菜里的花椒,也是自家种的。
夜里,人休息了,风还不肯歇着,摸着黑,一户挨一户地敲门推窗,弄出大大小小的声响。仿佛有盗贼。看家狗便狂声地吠叫。有时,风似乎也怕狗咬,狗一叫,风声就停了,藏在暗夜里。隔一会儿,又吹起来。狗又叫。风又被狗咬断。但有时,风与狗斗上了,狗越叫,风越是刮得狂。睡着了,梦里,仍有风不息地吹着。
风吹得猛时,能将太阳的温度吹走。太阳明晃晃地晒着,没起风时,感觉暖洋洋的。但风一起,温暖就被吹跑了,风刚一接触到身体,便感到一阵凉,再大一些,皮肤会一紧,瞬间就起了鸡皮疙瘩。冬天,就更凶了,风里藏着刀一般,吹在裸露在外的皮肤上,感觉到痛,时间一长,会裂出小口子,有血丝顺着血口渗出。
当地人说,风大也有好处,街道也不用天天扫,风替人扫了。而且很勤快,风经过的地方,连灰尘都没有,吸尘器帚过一般。起风时,人走在路上,无论迎风还是背风,都得背对风。顺风的,即使上坡,也不费力,身后有一股力推着你走。迎风的就不行了,得背转身,退着走,即使下坡,仍然感觉背上沉沉的,那是风的重量。
在风中告别清溪。经过泥巴山时,山上的积雪很厚,要到四五月才能融化。送行的风也依然凛冽,可我能感觉到,大地已被这风吹得春心萌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魏相明记者钱晞)8月22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发兵伦敦残疾人奥运会,四川省三名优秀运动员董超、苟定超、何欢随队出征,都将参加射击项目气步枪和***比赛的他们,有望为四川再创佳绩。此外,来...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