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颉妍
企业为资源而建,城市为企业而生。攀枝花市,一出生就贴上了工矿城市的标签,似乎很难与蓝天白云、四季花香画上等号。
这样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之路该如何走?
2011年9月,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将“中国阳光花城”作为攀枝花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将紧紧依托山地城市特征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加快打造中国阳光花城,推动特大宜居城市建设,形成攀枝花的城市品牌。
这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的远虑,攀枝花市在转型跨越中占得的先机,为城市的科学发展描画了一个阳光未来。
环境难题渐破解
攀枝花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的混杂,直接影响老百姓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不仅没有多少外地人来攀枝花买房子定居,就是在攀枝花工作的人,不少也把房子买在了外地。”这样的现实,让攀枝花人感到尴尬。
把工业布局调整和城区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工业项目“退城入园”,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融合。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将原来散乱的工业集中点规划为一个市直管的钒钛产业园区和5个县区产业园区,工业项目“退城入园”,在退出地和园区关联城区进行城市建设。
企业的退出为城市升级腾出了空间。以仁和区为例,老街、四十九、大河流域等城区经过改造,成为攀枝花市重要的居住中心。
攀枝花市在“十二五”期间将把工业产业结构从钢铁、钒钛、能源、化工4大支柱产业调整为包括矿业、钢铁、钒钛、能源、化工、机械制造6大传统产业和太阳能、生物工程2大新兴产业在内的“6+2”产业格局,以期达到产业优化、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速度倍增的发展目标。
“‘6+2’产业格局更加突出产业链的延伸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强化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城市的转型。”在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眼中,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跳出经济范畴,在更大程度上关系着城市未来的命运,就是要通过延伸下游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
为确保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去年以来,攀枝花出台了一系列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指导性政策,并通过加强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攀枝花正逐步摆脱工业污染的阴霾,资源不再是唯一吸引企业入驻、产业落地的看点,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正逐渐成为攀枝花广聚人才、吸纳资金的又一个理由。
新区新景迷人眼
尽管目前攀枝花是川滇接合部人口最多、城市建成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等优势,但从城市地理特点来看,作为一个嵌入式的山地城市,攀枝花城市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有限,土地可用面积太少,城市空间布局难度大。
攀枝花要建设百万人口的城市,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新区建设势在必行。
2011年11月21日,对攀枝花城市建设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一天,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新区开发建设由前期的筹备转入实质性推进。花城新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建成后,城市面积将全面拓展,城市面貌将焕然一新。
今年,花城新区将启动老黑地安置房、炳四区安置房、鱼塘高速路口至新区干坝塘连接线道路、三线建设博物馆、市中心医院花城新区分院、金融电子电信商务项目、商务办公项目和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共计10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达77亿元。
另一个重头戏,是沿江景观打造。攀枝花市是沿江而建的山地城市,金沙江由西至东穿过中心城区,沿江两岸地势陡峭,水位落差较大,可建设用地有限,打造沿江景观难度极大。但随着攀枝花市境内金沙江梯级水电站建设工作的相继启动,金沙江城区段水位将形成静水湖面。
对攀枝花市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沿江景观打造不仅可以充分展现攀枝花市独特的山水景观,也将有力助推攀枝花市建设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更是打造中国阳光花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必然要求。”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说。
在沿江景观打造中,攀枝花市将遵循“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入多方力量参与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岸的娱乐设施、亲水步道以及绿化、美化设施,形成景观带、生态带、休闲带、娱乐带,塑造出山水园林城市新形象。
花城看花香四溢
“好久没来攀枝花,真是不一样了,阳光灿烂,花团锦簇,城市越来越美了!” “五一”小长假,家住雅安的张启月带着家人来到攀枝花度假,公园附近的花草让他们一家人驻足观赏。
“五一”前夕,市园林处的工作人员在临江路、公园门口等多处摆放了28000多盆万寿菊、一串红等花卉,让节日期间的攀枝花显得格外美丽。
攀枝花的鲜花美景不仅只是在节日期间才能欣赏到。2010年,攀枝花市先后启动完成“花城示范点”、“花城一期”、“花城二期”景观打造。重点涉及主次城区、背街小巷、街道社区、主干道路,全年打造绿化、景观点(位)86个,绿化面积达23万多平方米。去年,攀枝花市又重点对公园、广场、度假村等娱乐观赏场所和重要接待场点进行花景打造及植绿栽花,形成了规模化景观效果。
从城市主干道花景打造,到公共场所景观打造;从城市的街头巷尾,到农村的农家小院。一个个涉及环境改善的景观打造工程陆续开工,城市环境在潜移默化间改变。
“现在三角梅、丰花月季开得正鲜艳,把整个仁和都装扮得很漂亮,看来攀枝花确实在向阳光花城迈进。”在仁和广场上散步的市民李福海说。
“我们直接在原有绿化带里替换和补植开花地被植物,一来可以节约成本,二来能够突出花的特色。”作为“花城”景观打造的牵头单位,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称之为“锦上添花”和“见缝插花”,目的是让我们的城市处处有花,四季有花,无处不成花,形成以花为特色的绿化景观,基本达到“城市像花园”的目标,使攀枝花市无愧于“阳光花城”的称号。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余晓洁吴晶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副主任蒋海昆20日表示,20日清晨发生的雅安7级地震属于逆冲型地震,破裂特征与汶川地震非常相似,但它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蒋海...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