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雅安新闻 > 正文

周毅:用镜头书写变化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12-19 09:4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刘斌文/图

在“金色攀枝花”展览馆内有一幅摄影作品《龙腾盛世》,体现着攀枝花欣欣向荣、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这幅作品的作者是在攀枝花钢城集团工作的周毅。二十多年来,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着这座城市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其摄影作品获奖无数。

“摄影就是用镜头去记录周边的变化。”周毅感慨地说,从一个摄影爱好者到摄影家,必须经过长期积累,才能水到渠成。

57岁的周毅,现是攀枝花钢城集团宣传部的一名专职摄影。他手中的镜头主要对准攀钢一线的工人们,体现工厂生产一线的状况。

周毅是下乡知青,1975年,招工到攀钢当了一名烧结工人。喜欢音乐、美术的他,受当时搞宣传的哥哥影响,他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

为满足摄影兴趣,周毅在当时工资每月30多元钱的情况下,省吃俭用一年,买了一台日本富士牌“傻瓜”相机。拿到相机的周毅一开始为亲戚朋友拍纪念照,日子久了,就开始四处拍摄风景照,人物照等等。

为了学习提高摄影技术,他通过在雅安邮局工作的同学订了一本《大众摄影》杂志并邮寄到攀枝花,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杂志上的摄影技术,学会了如何对光、构图等。他把显影剂、定影剂倒在盆里、碗里,自己学习冲洗照片。随着对摄影的深入学习,原来的“傻瓜”相机已满足不了他摄影创作,他从同事手中买下了一台二手的海鸥120相机,拍摄了更多工厂工人劳动的照片。

1985年,他用海鸥相机拍摄高炉大修的情况,这幅名为《炉底激战》摄影作品在青年摄影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在《攀钢日报》、《攀枝花日报》上刊登。1986年,其作品入选了全国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十五届艺术大赛。得奖让周毅备受鼓舞,这以后,摄影成为了周毅生活的一部分。

周毅在调到钢城集团宣传部作专职摄影后,工厂、乡村都成为了其摄影创作来源。周毅也经常通过办公室的窗户,用相机记录着日益变化的城市形象,

“每一幅获奖作品的背后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周毅一边翻着厚厚一摞的获奖证书,一边对记者说,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不是随便用相机“咔嚓、咔嚓”就成功的,没有艰辛的付出就没有好作品。他举例说,有次,为了拍一幅攀钢炼铁厂高炉翻渣工的工作状况,他在全幅武装的情况下仍受了伤。

1994年,周毅的《苗乡情》入选了在日本举办的第十八届亚太地区摄影展。为反映当时盐边红宝乡苗族群众生活和民俗,在汽车开不到苗家村寨的情况下,周毅在夜色中步行了四五个小时。因当地气候特殊,白天拍摄还要避免蚂蝗的袭击。

2001年,他的作品《相得益彰》入选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为了这幅作品,周毅共拍了四次,前三次他都觉得不满意,直到第四次才成功,花费了五六个胶卷,从160多张照片中挑选出唯一的一张。

为拍摄大黑山的日出,周毅多次到大黑山上蹲点,但因各种原因拍出的效果都令人不满意,历经三年时间,他才拍到了满意的照片。这幅照片目前被选为对外介绍攀枝花的风光图片。

今年初,在攀枝花市宣传“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歌颂攀枝花建设成就”的摄影比赛中,周毅有8幅作品获得了特等奖。

“紧跟时代脉搏去创作作品。”周毅说,当前文化发展的春风吹来,作为一名专职的摄影者,其创作的摄影作品更应催人奋进,积极向上,体现国家繁荣,人民群众幸福。

新闻推荐

为生命争取更多时间 □范正伟

抗震救灾,争分夺秒。但越是紧急关头,越要有条不紊;越是情况复杂,越要理性应对。地震发生以来,从政府快速反应到民间火速驰援,从微博搭建寻亲平台到“我们都是雅安人”,举国上下的全力救援,极大地减少...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周毅:用镜头书写变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