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发现野生大熊猫,,从邓池沟到国家公园 大熊猫家园修复路。
名山区蒙顶山首现野生大熊猫……
一个又一个“首次”的出现,证明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年
第一只
1986年8月12日,卧龙核桃坪基地内,首只人工圈养的大熊猫“蓝天”降生。迄今,全世界共有圈养大熊猫548只
第一批
1963年,四川省第一批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卧龙、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等建立。迄今,我国已经拥有67个有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四川境内有46个
第一名
1937年2月,大熊猫“苏琳”在芝加哥动物园与美国公众见面。第一天就吸引了5.3万人挤进动物园,这一纪录保持至今
第一面
1869年4月1日,150年前的今天,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市宝兴县邓池沟发现“花熊”,并命名为大猫熊(Giant Panda)
第一对
1994年,大熊猫“梅梅”和“永明”从成都出发,前往日本和歌山县白浜野生动物园。这是我国宣布大熊猫国际科研合作之后,第一对出国的大熊猫
第一次
2006年4月28日,大熊猫“祥祥”在卧龙被放归自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放归圈养大熊猫
最大面积
2017年4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其中四川园区占地20177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家公园面积的74.4%
翠谷纵横、溪水长流……初春时节,位于雅安宝兴县大山腹地的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邓池沟里已是山峦叠翠。
3月30日,在邓池沟戴维旅游新村,村民正在为几个月后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开始着手准备。“这里生态好,每年夏天,有不少外地游客来避暑。”村主任熊继华说。
作为科学发现大熊猫的起源地,自1869年阿尔芒·戴维在邓池沟科学发现大熊猫后,邓池沟便名扬世界。也正因为大熊猫,邓池沟周边400平方公里,被全部纳入蜂桶寨乡自然保护区红线范围,通过生态保护与修复,以最大程度保护野生大熊猫的生活栖息地。
而今,在一棒又一棒的“接力”中,四川省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不断修复,面积覆盖达两百多万公顷。从邓池沟到如今川陕甘三省联合试点建设世界唯一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在这场长达数十年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中,也打响了一场跨世纪的生态建设战役。
□本报记者陈碧红
从砍树到护林 46个自然保护区筑起生态家园
同样是在邓池沟里忙碌,同样每天围绕着大熊猫“打转”,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佐林却忙着另外一大摊事。
从野生动植物保护巡逻到森林防火,从打击偷盗猎和采集,再到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在蜂桶寨自然保护区,这片近400平方公里的大山里,佐林从几代森林“护卫者”们的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守好这片绿水青山。“最大程度保持好蜂桶寨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始风貌,做好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佐林表示。
蜂桶寨,只是四川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的一个缩影。自1963年四川省在汶川卧龙、南坪白河、平武王朗、天全喇叭河建立了第一批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以来,迄今全省已建立起46个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春风又绿山林。1998年后,四川省率先彻底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次年又实施坡地退耕还林工程,数以十万计的伐木工人放下斧头拿起锄头,开展一场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砍树人”变成“护林人”。
为了进一步保护大熊猫栖息地,雅安等地的多家矿山和污染企业被相继关闭。与此同时,全省涉及大熊猫栖息地的多个县市,在核心区内实行生态移民工程,给大熊猫更多生存空间。
2005年10月,泸定县湾东村两村民在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发现大熊猫,打破了以往大熊猫只出现在大渡河东岸的记载;2014年3月,雅安名山区蒙顶山首现野生大熊猫……一个又一个“首次”的出现,无疑证明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由于保护大熊猫成绩卓著,2006年7月,四川邛崃山系“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9245平方公里大熊猫栖息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岷山山系大熊猫分布区,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献给地球的礼物”奖项。
从多头到统一 整体保护有助改善栖息地“破碎化”现象
今年1月,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又迎来一件大事: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在此挂牌。这意味着,在这片4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内,今后将更加突出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人为活动增量将受到严格控制。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保护管理机构政出多门、设置分散、多头管理,严重制约了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的提升。”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局长刘宏葆说,实施规范保护,就是将现有散落在各级保护地中的自然资源统一收归到一个管理主体下,统一规划、保护和管理。
为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促进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按照中央部署,川陕甘三省将联合行动,试点建设世界唯一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去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挂牌成立,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根据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四川占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是国际环保组织‘保护国际(CI)’选定的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这里可以说是一个‘活的博物馆’。”大熊猫专家认为,栖息地的整体保护将有助于改善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岛屿化”现象,扩大大熊猫的基因库,也将为今后大熊猫放归野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相关报道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明确年度工作重点:
合理选择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各入口
本报讯(记者王成栋)根据中央要求,明年年底前,四川作为牵头省份将要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今年,四川省将围绕编制试点后期规划、推动地方立法、开展生态修复和公园体系建设四大重点展开工作,以确保任务如期完成。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正式明确年度工作重点。
在规划编制方面,要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生态修复、入口社区建设等专项规划编制,合理选择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各入口。
在立法层面,将结合国家相关法规,组织开展四川园区条例论证,研究相关配套法规,推进相关制度建设。
生态修复方面,四川省将整合现有资金,推进栖息地廊道建设、植树造林等。同时,在园区内建立野生大熊猫谱系、基因库和数据库,逐步实现野外小种群复壮和野生大熊猫种群精细化管理。
体系建设领域,重点围绕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标准规范体系展开。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国家公园项目建设和标识系统、解说系统、生态廊道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技术标准规范。
新闻推荐
高空作业,喷涂防腐涂层熊德兵摄雅安日报讯3月27日,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雅电集团)220千伏草坝变电站检修现场一...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