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名山区围绕增强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依托良好的茶业资源优势,结合灾后产业重建,整合项目和资金,以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全域旅游规划为统领,细化项目载体和工作措施,将组团建设与农业特色融合体验园区建设相结合,纵深推动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提质扩面。
愿景
依托茶业优势
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作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国家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区,名山区与其说是农业区,倒不如说是茶业区更为准确。全区75%的人口都在从事与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90%以上的农户种茶,农村人均茶园面积达1.5亩以上。
为了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名山区全域建设了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并打造了40公里的 “中国至美茶园绿道”,落实茶旅融合战略。如何进一步将茶产业上档升级,把茶资源最大限度转化为旅游经济,让更多老百姓受益?名山区有自己的做法。
首先是完善顶层设计。邀请台湾一流设计团队编制完善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全域旅游规划,着力打造以“1”条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为核心的全域农业产业园,以科普茶乡—牛碾坪、骑游茶乡—红草坪、水韵茶乡—茅河、梯田茶乡—骑龙场、酒香茶乡—官田坝、蒙顶山—茶马古城为辅的6个子农业产业园,每个产业园均是一条小环线,通过贯通道路、连接节点,形成一廊串线、沿廊接园、园园互通、连园织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是着力推进名山河生态恢复和景观提升工程,提升城区风貌;依托皇茶大道、清漪湖、樱桃塘、红草坪等重要景观节点,在走廊上打造茶乡(湿地休闲基地)钓鱼基地和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婚纱摄影走廊。
三是完成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建成茶叶加工示范基地,启动茶叶特色小镇建设;加快百丈湖开发,分期打造集鲜花谷湿地公园、茶溪谷体育公园、文化休闲商业街区等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花间堂建设项目;建设茶叶仓储物流基地信息化中心,加快推进蒙顶山茶业交易所总部、信息中心、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
四是加强推动蒙顶山5A旅游景区创建;年内启动建设集茶叶加工、体验、餐饮、销售为一体的产业示范综合体和田园牧歌为代表的农业综合体验园等项目。
成效
青山变“金山银山”
探索一条绿色致富路
去年名山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8.5亿元,全年接待游客342.3万人次,带动农民就业人数1.58万人。也就在去年,名山区旅游管理局曾对辖区内茶家乐进行了一次普查。结果显示,根据《名山区“茶家小院星级标准及评定办法”》筛选后,仅星级茶家乐就有58家,没被评星的,也有两百家之多。
如今每逢周末,在名山区都会上演与茶相关的生活剧:一辆辆满载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各式小轿车驶进茶家乐;成千上万的游人在茶叶公园里尽情享受“醉氧”的喜悦;还有被万亩茶园的壮美而吸引的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
作为种茶户,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新村的茶农杨炳祥如今除了种茶、制茶外,还搞起了副业。依托新村和红草坪万亩生态观光茶园,杨炳祥同时经营着一个麻将馆和数辆供游客骑游玩耍的自行车,顺带将自家的茶叶卖给游客。“现在仅是副业的收入就比以往种茶、卖茶多,腰包越来越鼓了。”杨炳祥说,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动下,他计划今年开一家茶家乐,扩大自己的生意。
“茶园建好后,我们一家就在景区周边卖自家制作的手工茶,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好多外地来的游客都是带着满满一大包蒙顶山茶离开的。”名山区中峰乡海棠村村民李华说,“靠卖茶叶和饮料,我们家的收入也实现了翻番。”
近年来,名山区利用独特的茶乡资源,把茶产业发展与茶园观光、采茶制茶体验、民俗风情、禅茶文化等有机结合,发展出了独具自身茶文化特色的茶旅融合旅游项目,真正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将绿园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探索出一条绿色致富路。
蒋阳阳
新闻推荐
5月,姹紫嫣红的季节。记者走访了名山区新店镇中坝村和石棉县擦罗彝族乡晏如村,通过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交谈、探访种植基地等,切身感受到贫困群众的脱贫愿望,以及奔走在脱贫路上的信心和决心。...
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名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