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改造工程
●加快推进五金厂、金轮寺、大面老场镇、洪安化工园周边危旧房等4个棚户区改造;
启动音乐广场农林局、音乐广场交通局、无二厂宿舍、保安寺路、陶瓷厂宿舍等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
●完成双龙家园等8个城中村改造,改造整治道路管网、消防通道等基础设施,完善停车位、消火栓等配套设施。
●完成苗溪公寓、粮食局宿舍等40个老旧院落改造。
●加密优化城区公交线路,提升音乐广场、经开区、医院等区域的公交便利度,开行社区公交线路5条,逐步实施区内公交线路延时服务,采购更新公交车辆400辆,新(改)建公交站台80座,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配套建设新能源公交车充电设施。
●实施黄土镇永丰村等“小组微生”项目,实现143户、388人就近就地安居兴业;完成柏合镇元包村、山泉镇桃源村等15个旧村改造。
●完成平安村、民乐社区等21个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
二、环境治理工程
●建成投用主要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实施洪安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城市扬尘污染、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等环境治理,改善全区空气质量。
●对公共开敞空间区域各类违法建设项目实施综合治理,拆除违法建筑3.8万平方米以上。
●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治理,设置更新50个信息张贴栏和6000米非机动车停放栏杆;继续推进主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新增覆盖2000户以上;免费发放车载收集容器3万个,车用防水垃圾袋40万个。
●实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完成35户养殖场综合治理;实施生态林业建设,管护国有林3800亩,补偿集体公益林6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5万亩。
三、百姓安居工程
●竣工投用成大二期4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加快青台绿阁21万平方米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洪柳花园三期B、永丰家园共97万平方米安居工程。
●继续实施山区公交“一元通”和70岁(含)以上老年人持“老年卡”乘坐公交、地铁每月享受免费刷卡75次(以普通车计)等惠民政策;完善升级智能公交系统,全面取消区内公交阶梯票价。
●建成投用怡和新城D区、北泉路、东山、明蜀新村二期、成大二期5个菜市场;
加快建设滨西绿洲三期、阙家、现代新居3个菜市场。
●竣工惠民佳苑二期、经开区职工服务中心、百悦城·公园大道2200套公租房,投用惠民佳苑二期、百悦城·公园大道公租房300套。
●新增邮票绿地20个,新增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新(改)建公厕15座;新增应急避难场所2个、防空防灾工程6万平方米;新增经开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3处;新增经开区机动车停车位5000个以上;启动主城区、经开区公共自行车及其配套服务系统建设。
●新建农村直营店和社区便民店5个,开展农超对接工作,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实现农超对接金额1000万元以上。
●改造辖区内省粮食储备低温库,实现库存量3万吨,保障粮食保质供应;新建便民平价店10个,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举办饮食用药安全讲座12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24场;实施600户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工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测计划,全年抽检果蔬、肉类、生鲜乳等主要农产品10000批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安全知识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家庭”,免费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以上;推进50家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成西河镇、柏合镇2个“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在龙泉街道创建1个“全国安全社区”。
四、基础设施工程
●加快推进航天南北路拓宽改造;完成南一路、南三路等13条经开区道路的道路整治和配套设施完善工作;完成主城区建设路、大面西路的道路整治和配套设施完善工作;打通和美东路、洪玉路2条断头路。
●开展成南高速义和立交改造,实施成简快速路桥梁中央分隔带安全整治;整治乡村公路60公里和通组入户道路20公里。
●完成驿都大道等4条道路人行天桥规划研究,启动建设2座以上人行天桥;实施成洛路沿线建筑立面整治。
●实施5公里标准化渠道整治,改善西河、洪安、洛带等灌面1500亩;新建蓄水池3座、整治提灌站1座、整治塘堰3座、铺设输水干管7.8公里,新增山区节水灌面2500亩。
●实施大田水库、大石三湾塘水库等2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隔离工程,设置隔离网3500米;完成芦溪河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解决城区约10万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修建日供水规模15万吨加压站,确保城区群众用水;修建提水泵站1座,安装输水管道2100米,提升茶店、山泉水厂水源保障率,确保3万人饮水安全。
●新(改)建茶店长丰村、洪安红光村、黄土三村村、西河大龙村和洛带镇移民点道路9.3公里、沟渠2.9公里,新建黄土永丰村和西河黄连村移民广场2个,加大移民生活保障力度。
●完成智能治安卡口系统二期工程10个点位、78条车道的智能卡口建设。
五、教育助学工程
●新建东山等5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2000个以上。
●新建东山等2所小学,新增学位2400个以上。
●启动区特教学校扩建,实现特教资源室“应建全建”,保障适龄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实现“应进全进”;继续实施“金凤凰”工程,帮助371名山区有意愿的初中新生进城读书。
●完成全区54所公办学校教学楼、宿舍楼楼梯监控设备配置及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
●提高公办学校公用经费划拨标准,建立动态调增机制,确保学校高效运转。
●全面免除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学前教育阶段的基本保教费和小学、初中、两类高中阶段的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作业本,给予不低于300元/人/月的生活补贴。
六、医疗卫生工程
●建成投运区医疗救治中心(区一医院),完成配套绿化建设。
●启动区疾控中心新建项目建设;实施北部片区(区二医院)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妇幼阳光工程,提供本地户籍新生儿1200元关爱补助(其中低保家庭2000元)、本地户籍宫颈癌和乳腺癌住院患者1.6万元补助(其中低保患者最高2万元)等19项补助。
●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管理等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培训急救员1000名,普及培训3000人次。
●实施“夕阳红”促健康送医保工程,为年满55周岁女性和年满60周岁男性中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予以全额补助。
七、文化体育工程
●实施儿童活动阵地建设,在崇德社区、青台山村等69个村(社区)各建设一所儿童之家。
●实施“三馆一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体育中心)建设;
建设区文化馆芦溪河分馆;
建设怡和新城F区新市民文化体育综合活动中心;实施洛带草坪运动区提升工程。
●新建14个山区地面数字电视直放站,实现12000余户山区农民免费收看数字电视节目;开展“文化四季风”、“第十届市民艺术节”、全民阅读、全面健身等文体惠民活动,完成文化惠民演出不低于100场、国民体质监测2000人次以上,开展免费电影放映2000场。
●建设“诗·法·古驿”法治文化公园;实施洛带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建设好农人3A景区;实施“桃花故里”4A景区提升工程。
八、扶贫解困工程
●开展“金秋助学”、“阳光圆梦”活动,对考入公立普通高等院校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和困难职工家庭学生提供全额学费资助,给予一次性学习、住宿等补贴2000-3000元,为低保家庭学生每月补贴生活费不少于300元,为900名困难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自强助学金,确保考上高校的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
●关爱留守学生和贫困学生,实施青少年关爱帮扶活动,开展“爱心课堂”、“留守学生圆梦行动”等留守学生关爱及志愿服务项目;青少年宫免费为贫困家庭青少年开设美术、音乐、舞蹈、国学、法制等公益培训600个班次以上,惠及青少年12000人次以上。
●为40名贫困重度精神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救助补贴;按成人230元、儿童90元标准为2700名持证精神、智力残疾人和其他残疾等级为一、二级残疾人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出资部分;为400名贫困精神、智力三、四级残疾人发放居家托养护理补贴。
●为330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费用补贴;为50名重度精神残疾人提供阳光住院救助;为2000名贫困残疾人发放专项生活补助;为150名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服药;为400名白内障患者提供复明手术补贴。
●实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爱扶助,给予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父母4800元/人/年扶助、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6000元/人/年特别扶助,给予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3000元/人/年的地方性扶助;资助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统筹)和基本养老保险;为有生育意愿、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1个周期免费辅助再生育。
●帮扶救助困难职工、走访慰问劳模1000人次;为1642名符合条件的建档困难职工及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对患重大疾病的困难职工每人每年提供2000-5000元医疗救助;推进职工互助医疗保障计划,组织参加职工互助保险20000人次。
●实施贫困母亲援助行动,对1000名低保家庭母亲实施资金、培训、就业、健康、法律等综合援助;全面实施***,实现11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好城乡“三无”人员、孤儿(弃婴)救助服务工作,确保有意愿集中供养率、救助率达100%。
九、就业促进工程
●城乡新增就业转移13000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扶持城乡新增创业2000户;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2000人,创业培训2000人;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建设农业创业就业基地2个,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80人。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本地生源就业率达95%,有就业见习意愿的就业见习率达100%,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健全完善同济大学—成都经开区国际青年众创空间、青年(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文化创意孵化园、农业创业孵化园等载体建设,与知名高校共建创业预孵化平台2个;免费培训区内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大学生),帮助150名以上青年(大学生)实现创业,带动就业500人以上;新征集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100个以上。
●发放工会创业小额信用贷款贴息补助,帮助50人创业,培育创业带头人20名,带动500人就业。
●启动建设成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
十、社会保障工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6%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逐步实现“人有普保”。
●实现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医疗救助民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城乡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助分别340元/人、300元/人。
●为全区100周岁(含)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500元/人/月,为80-89、90-99周岁老人分别发高龄津贴50、200元/人/月;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3个,为城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
●加强法制宣传,为全区农民工、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270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件以上,民间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7%。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依法查处非法用工、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100%;加强对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覆盖率100%。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讯(记者张柄尧蒋麟)省政府官方网站日前发布批复称,雅安市名山县撤县改区已获国务院批准同意。川府函[2012]264号文件表示,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名山县,设立雅安市名山区,以原名山县的行政区域...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