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苗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山民》《山韵》《丰碑》《小曲乱弹》《见证天使》《散落的文字》《生命芦山》《直面地震工会旗帜高高飘扬》《历史不会忘记》《曾溪口》等文学作品16部,先后荣获四川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参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梁斌长篇小说奖等文学大奖12次。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明
近日,四川作家苗勇历时十余年创作的长篇人物传记《晏阳初》,由人民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共十章,近50万字,以饱满的激情、细腻的笔触,艺术性地再现了“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匍匐于大地、俯身于泥土、躬耕于田垄,无私奉献于中国和世界劳苦大众的史诗般的传奇一生。
《晏阳初》出版后,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央广网、环球人物网、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广州日报、南京日报、四川日报等近百家媒体宣传报道。同时,获得“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九月中外十本好书和人气榜第一名。
晏阳初1890年出生于四川巴中,曾留学美国,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事业奉献70年,毛主席盛赞他“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运动”。晏阳初曾被国际社会尊崇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是20世纪中国的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的世界性人物之一。
苗勇耗时十多年打磨《晏阳初》,探寻了晏阳初曾经生活的地方,走访了百余名相关人员,翻阅了大量史料,为读者呈上一部立意高远、故事性强、语言优美的传记文学。小说艺术性地再现了晏阳初先生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伟大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从1918年在一战战场的华工营,到1990年在美国纽约去世的70余年里,晏阳初只做了一件事,即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
苗勇在《仰望晏阳初》这篇文章中写道:不知道者,是无知,现在我知道了,而不告诉更多的人,就是对先贤的不敬。”从那时起,苗勇便有一个愿望在心里悄悄滋生:“总有一天,要写一本书,写一写晏阳初,写出我心中的仰望,让许多尚不知道他名字的人,熟悉他、理解他、记住他、缅怀他。”
20世纪末期,市面上与晏阳初有关的书籍还是不多。苗勇每次有了出差机会,总是第一时间跑进书店和当地县(区、市)史志办,搜寻与之相关的书籍、史料。他在对晏阳初本人资料收集整理的同时,加大了对晏阳初工作过的地方及亲戚朋友、研究者的走访。10年的创作之间,他先后走访了河北定县、上海、湖南、重庆、香港、西南大学等70多个地方(单位),并对晏阳初亲戚朋友晏大慧、晏鸿国,研究者潘家恩、张艺英、扈远仁、李行之等近100人进行了专访交流。
2005年5月,苗勇拟好了写作提纲。2006年9月初,苗勇 “选择在一个香气弥漫的秋夜,坐在单身宿舍临窗的桌子旁,铺开稿纸,动笔写下了第一行文字。”此后两年多时间,七百多个夜晚,他享受着孤独,用手中的笔与先贤交流。2007年书稿完成后,经过长达几年的精心打磨,苗勇最终将自己对晏阳初的尊敬和崇拜,汇聚成这本《晏阳初》。
《晏阳初》一书主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政治性。立意高远,跟随时代的节拍。对外来说:真正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晏阳初先后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50多个国家从事平民教育运动,1943年,与爱因斯坦等十人被评为“对现代世界最具有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他的一生感动了全世界。二是故事性。目前世面上有关晏阳初的作品不少,影视剧、纪录片也有,但大多是研究、传记,缺乏故事性和吸引力。本书有别于世面上这些介绍晏阳初的书籍,而是以传记小说切入,较为新颖,有很强的故事性。三是可读性。本书是在大量阅读世面上有关晏阳初的书籍(赛珍珠的《告国人书》、晏鸿国《晏阳初传》等),又实地走访晏阳初博物馆、晏阳初亲属,以及定县、重庆乡村学院等基础上写成,具有全面性和权威性。而本书又是以小说形式来呈现,以文学的手法描述,语言生动,故事感人,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可读性。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雅安讯(记者程强)11月22日,记者从芦山县获悉,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县创新“123”工作路径,即构建...
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