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雅安 今日名山 今日荥经 今日汉源 今日石棉 今日天全 今日芦山 今日宝兴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今日芦山 > 正文

记录红色过往 助力旅游发展

来源:雅安日报 2019-12-29 00:46   https://www.yybnet.net/

上里古镇资料图片

雅安日报讯一个个红军石刻标语,组成了红色文化长廊,见证着红军在此地的过往。

一个红军饭店,与古镇的众多景点一起,喜迎八方来客,成为游客们追忆红军精神的好去处。

这里就是上里古镇,优美的自然环境,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让上里古镇名扬四海。

重温入党誓词,了解红军长征在上里镇的历史,聆听微党课……近日,雨城区某机关单位在上里古镇“红军石刻标语长廊”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全体党员详细了解了红军长征在上里的过往、红军与当地人民的军民鱼水情,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和使命。

历史故事:

红军石刻标语记录过往

“抗日救国”“自救救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抗日反蒋”“红军是反蒋抗日的主力军”……走进上里古镇,河岸边一排整齐的“红军石刻标语长廊”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些震撼人心的抗日救国标语,是红军1935年11月——1936年2月在上里深入发动、宣传、组织人民群众抗日救国,以认真、德诚、紫光、崇安四个政治部的名义在石桥、石碑、石坊、石壁、石柱上书刻的口号,内容以抗日反蒋、动员群众打倒土豪劣绅为主,语言通俗易懂。

1935年11月,红军从芦山兵分几路向雨城挺进,其中一路进驻上里。

红军进驻上里期间,先后与川军、民团和土匪进行过多次战斗。在这些战斗中,群众不畏生死,支援红军,共同杀敌。一些青壮年报名参军参战,青少年则组织儿童团,手执红缨枪,设立岗棚,监视敌军,防止奸细混进苏区,成为红军不可多得的耳目。精强力壮的小伙子,为红军运送弹药,护送伤员。老太太和妇女,组织起来烧水、煮饭、炒米花、推豆花、炸油果,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在战斗中,军民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红军在上里时,正是天寒地冻的日子。衣单被薄的红军战士,仍然风里来、雨里去,挑水担柴,为群众排忧解难,向群众宣传红军的主张和革命道理。红军战士待人和气,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为贫苦群众砍柴担水,打扫庭院,推磨背面。红军医务人员,主动上门为群众看病治病、送药打针,对危重病人,抬至红军医院治疗,不收一分一文……

红军的行为,让群众感动,他们发自内心的喊出:“红军是我们穷人自己的军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在红军行动的感召下,广大群众主动为红军服务。有劳力的帮助红军从七盘、陇西背运粮食到上、中、下里和蒙顶山指挥部。妇女组织起来为红军编斗笠、缝蓑衣、打草鞋、做八角帽。有手工技能的,主动为红军打马刀,做马鞍,帮助红军在石墙、石碑上刻标语,或制作木板标语放在河上,让其向下游漂浮,使下游和城区的群众能了解红军的革命宗旨。

广大群众纷纷参加红军,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上里镇庙圷村妇女代表张树英,坚决要求参加红军,但因生病,经红军再三说服,她动员自己的丈夫参加红军;六家村杨汉雄报名后突然生病,不能随军北上,他亲自送新婚妻子参加红军……

父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丈夫送妻子、兄弟姊妹相送的动人场面到处可见。据统计,红军在雨城区时,仅上里镇就有189人参加红军,为红军增添了新生力量。

红军离开后,为保护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上里群众用石灰和泥土将石刻标语覆盖起来,后来又将其覆盖物去掉,才使得这批革命文物恢复原貌。

传承精神:

红色文化助力旅游发展

在雨城区众多红军宣传标语中,以上里镇境内留存的40余幅红军石刻标语保存最为完好,且内容集中,是雅安境内留存红军石刻标语最多的一个乡镇。1985年7月1日,上里镇红军石刻标语被评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红军石刻《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除红军石刻标语长廊外,古镇中处处都洋溢着红色文化气息。书有“红军客栈”“红军饭店”的鲜红店招,在古镇老街的穿堂风下招展,引人注目。

“父亲和叔叔都是红军。”彭康是红军饭店的老板,但他更愿意称自己是“红军后人”。彭康说他是听着父亲长征的故事长大的。当年上里参军的189人中就有他的父亲彭庭先。彭庭先经历过百丈关大战、大丫口反击战等战役,尽管身体多处负伤,但随部队成功抵达延安。彭康的表叔郑加平则在阆中入伍,经历过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23岁时便当上团长……

“宣传红色文化,是我的事业!”自2005年红军饭店开张营业后,彭康就结合上里古镇的旅游产业,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宣传红色文化。

上里古镇流水环绕,与四周古树、修竹、溪水、古桥相映成趣,宛若一幅山水田园画。

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不少影视作品的外景地。

富有传奇色彩的二仙桥、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美味的古镇小吃,吸引着八方游客。新建的十八罗汉游步道、牌坊公园、湿地公园等,都为当地群众及游客提供了一个个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

随着古镇的名气越来越响,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依托优势资源,端起了旅游的“金饭碗”。

近年来,上里古镇和周边景区景点串联成一条旅游线路,在不断改善景区内部基础建设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品牌效应和服务质量,以最美的姿态喜迎八方游客。

记者黄伟

新闻推荐

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

芦山县司法工作者为贫困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农村事,无小事。”谈及2019年工作所得,芦山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以今年发...

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记录红色过往 助力旅游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