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芦山新闻 > 正文

“软硬”兼施 更加聪明地应对灾难

来源:四川日报 2018-05-11 08:01   https://www.yybnet.net/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嘉宾们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水平展开热议——

“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人们,需要更加聪明地应对灾难。”5月10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九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用了10多分钟阐述自己的命题,紧随其后的,是更长时间的互动讨论。

当天,来自全国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灾害管理人员,系统总结10年来防灾减灾工作的实践经验。在深入研讨中形成共识:“软硬”兼施,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水平。□本报记者吴忧

软件优化

推进制度建设传播减灾文化,是重要防灾减灾手段

“经历过几次大的灾害之后,四川形成了一套有效应对灾害的制度体系和成熟的防灾减灾预案。”史培军对此大加赞赏,在他看来,这是从灾难中走出来的四川,从容面对更多挑战的底气所在。

有与会者提问:如何借鉴四川的经验,推动国家的防灾减灾制度建设?

史培军说,把更多的制度成果固定下来,落实下去,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例如,国务院在10年前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对灾区恢复、重建起了重要的法治保障作用,将这80条行政法规总结提炼,上升为国家法律,是可以重点推进的工作选项。

与会专家介绍,推进制度建设、传播减灾文化,加强人文设防,已是重要性愈发凸显的防灾减灾手段。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传播中心负责人邱拥华建言,要传播减灾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学习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让防灾减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在邱拥华看来,四川近年对减灾文化建设进行的初步探索,凝聚起来的社会力量,已经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如何做到有序有力有效,帮忙而不添乱?作为四川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社会救灾部部长,杨波向与会者介绍经验:切实解决好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所谓席位问题、身份问题、作用问题,真正把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政策环境创造好,基础条件打造好,统筹作用发挥好。杨波介绍,四川率先成立了专门的统筹机构,在近期的多次灾害中充分发挥了重要的统筹协调作用。

史培军说,推动综合防灾减灾,“软”与“硬”同等重要,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我们需要“软硬”兼施。

硬件升级

从预测预警到大数据运用,用科技减灾力量托起生命

“四川芦山7.0级地震、云南鲁甸6.5级地震、四川康定6.3级地震、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一口气说出了多次破坏性地震,“地震不可预测,但可以预警。截至目前,我们的预警系统经过了上万次实际地震的公开检验,连续预警40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

这样的数据,让许多专家鼓掌赞叹。

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助理研究员徐璨感叹,10年间,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技术经过了信息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在从“科学到技术、技术到能力、能力到服务、服务到效益”的创新和转化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预测预警、遥感监测,到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运用,我国的综合防灾减灾技术正不断发展。通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科学成果的应用,用科技减灾的力量托起了生命。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朱庆则表示,遥感减灾技术对于地形险恶、气候恶劣的部分西部地区来说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缺乏科学有效的灾害监测手段,应对重大灾害事件往往反应迟滞,只能被动救灾。2016年升空的一颗遥感卫星,在2017年茂县滑坡、长江中下游洪灾及九寨沟地震的应急监测中,突破了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限制,提取到关键灾情信息,为救灾决策、部署与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要防灾减灾首先就要了解灾害,推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自然科学研究要与人文科学研究同步进行。”史培军表示,现阶段还应该注重加强灾害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找出更多致灾因子,发现更多治理方式,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分析当地灾害风险,绘制灾害风险地图,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全面提高设防水平与能力,综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新闻推荐

拥抱新生 跨越发展

上里中心校新建成的中里新村卫生服务中心5年灾后恢复重建,是怎样的答案?“雨城区生态优势、新村发展支持我们不断扩大蓝莓产业,实现公司和农户双赢。”蓝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来自对口援建...

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软硬”兼施 更加聪明地应对灾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