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芦山新闻 > 正文

山水之间说龙湖 □本报特约撰稿 刘俊卿/文 本报记者 时昭旭/图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1-18 13:17   https://www.yybnet.net/

蚌埠的龙湖也叫作龙子河,顾名思义,这龙湖应是“龙”幼时的生长地。当然,也有九山九水、九龙之水汇集而成龙湖之说,此说较为可靠;不过,民间也曾有过明太祖朱元璋争战过此,划船时一根船篙掉入水中随即化身为龙,故名龙湖的传说。但是传说归传说,龙湖的形成绝非明朝或是明朝稍前的时期,应有更长的历史了,可以肯定地说,凡是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全是由当地的地理因素决定的,你看蚌埠市龙湖的所在地地势低洼,加之曹山、雪华山、小王山、老虎山在侧,芦山、梅花山等多山在前,更是由于这多山多水的汇注,才形成了有着大水之聚的龙湖。应当说,蚌埠的龙湖乃是天然之湖,乃是上天赐予蚌埠人民的厚礼。

龙湖之美在于水。

据资料显示,蚌埠的龙湖乃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城市内湖,其水面的总面积比著名的杭州西湖还要大不少,它不像杭州西湖仿佛是一块不方非圆的镜子,我们的龙湖却如一条长形的玉带,这浑然天成、硕大无比的玉带,乃是在蜿蜒曲折的曹山、雪华山等山的夹峙中自然形成的。若你漫步龙湖的“飞雁”大桥,无论向南还是向北一望,浩瀚无垠的龙湖保让你啧啧称奇,因为浩瀚无垠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大美,让人想不到的是,蚌埠的城中竟能有如此大美的水天世界,你的目之所及除了水便是天,也就是说在这里你是寻不到南北之岸的,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金光闪耀。这时,快舟驶来,瞬间消失,留下一溜涟漪,不远处白鹭飞舞,近岸处苇荷摇曳,美哉,龙湖!

阴雨中的龙湖更是妙不可言,这时的湖面被风浪摇晃,烟雨朦胧,如你置身其中更有对龙湖神秘莫测的感触,阴雨时刻,龙湖的鱼儿常耐不住水中的寂寞,喜欢挺身跳出水面,当你打着伞和女友徜徉湖边小路上,你常会被这湖中不时蹿跳出的鱼儿所吸引,这时,几只斑头野鸭也出现在湖心,开始繁忙地觅食了,它们时上时下,忽左忽右,忽停忽动地活动在水面上,常让人惊奇地驻足观看,这不常见的小精灵却偏喜欢在阴雨天里现身湖面,人们常不忍走近了惊着它们,怪不得有民谚称:“虎山东龙山西,几对鸳鸯水上栖”,这水上栖的鸳鸯,可能说的就是这野鸭,动物学上鸳鸯也是野鸭的一种。那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荷叶上清脆的声音更是让人心醉。阴雨中的龙湖另有一番情趣,你体验过吗?

龙湖之美更美在与它相依为伴的山。

都说龙湖的风景是两山夹一湖,你瞧湖西的雪华山,那由北向南有几千米长蜿蜒曲折的山体全被绿林覆盖,几乎看不到山了,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山体已被从西向东的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及胜利路等几条道路截为数段了。这是雪华山不得不为市政建设作出的牺牲。雪华山山势不高,几十年前出产过大量的优质山石,为市里的道路、建房奠基做出过贡献。它山脚下那个硕大无比、深不可测的游泳健身塘就是当年采石时遗留下的石塘。而更让全市人民感到十分亲切的是:蚌埠的电视台就建在雪华山上,那高耸入云的电视塔不仅增添了雪华山的威严,也为龙湖添上了美丽的一景。

湖东那巍峨高大、满山林木的曹山更是让人望之可亲,顾盼有情。这曹山又名双龙山,曹山之名却是因两千多年前的枭雄曹操带兵伐吴,驻军此山,并在此操练,后被叫作曹山的,而这山被叫作双龙山也不是毫无根据:一是因为,龙湖出龙山,龙山傍龙湖是理所当然;二是,此山颇具“龙形”,主峰在北的山体酷似龙头,其逶迤起伏向南数里后又渐次低矮的山体,又颇似龙身和龙尾,由远处特别是在龙湖的西南方向观之,此山极像一条卧龙。

再则,此山还是一条长着“龙鳞”的山。五六十年前笔者登临此山时,在山偏南(龙的中段)山顶处曾亲见长有龙鳞的“龙体”,那时,山上树木极少,但见山坡、山顶处极多裸岩,这些长约二三米、宽约一米多、高约近一米且呈灰白色的高于山体的裸岩均匀地散布在山体上,整体望之简直就是龙身上的龙鳞。当年笔者看到这一景象时曾大为吃惊,并感叹说:“太像龙鳞了,怪不得要叫双龙山”。但此景因现在的山上树木太多太盛之故,“龙鳞”多被草木覆盖遮蔽,“龙鳞”消失了,甚是可惜。

但老景虽去,新景却来,曹山主峰南侧山腰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兴建的烈士纪念碑却成了曹山的新景,此碑是为纪念蚌埠早期的革命先烈而建的。碑体顺山势坐东面西,对着市区,向着民众,拜谒烈士的山道两旁广植着象征烈士万古常青的苍松翠柏,山腰碑旁还设有烈士纪念堂,堂里有介绍烈士生平事迹的图片和文字,每逢节日或清明扫墓时节,祭拜先烈的人常络绎不绝。

从烈士纪念碑向南约300米的低矮山坡上(这里应是“龙”尾前段)一处龙湖特有的人文景观便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这里有一座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古墓——明朝开国元勋、抗倭名将汤和的墓,古墓由山坡上从南向北的十多个石人石马的墓道和在地下五六米深处的巨大墓室组成,近年来,市政府又为古墓新建了享殿和偏殿,修了深入地下四五米的参观墓室的通道,入墓可见保持原样的墓室两扇石门,石门由花岗岩构成,高达3米,宽1.5米,厚0.2米,这巨大无比的石门甚是让人感到震撼。墓室里的巨大棺椁,系由紫红的生漆作为涂层,棺木至今无任何腐朽迹象,依然保存如初。据说展陈在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个价值上亿元的明青花瓷将军罐就是从汤和墓里出土的,那是当年朱皇帝给汤和的赏赐。

龙子湖公园新添的设施更为龙湖增美添彩,令人赏心悦目。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市政府便开始刻意装扮着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蚌埠的自然景观——龙湖,并立志要把龙湖建成一个集休闲、观赏、游览为一体的现代大型公园,现在的龙湖风景区已建成了桥北公园、桥南公园、桥东公园、明城公园、“湖上升明月”等游览场地。

其中,桥北公园新建的“南北分界线标志塔”全国闻名,按地理学的定义,淮河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而蚌埠正好位于淮河中游,蚌埠的南北分界线标志塔是由著名的美术家韩美林设计的,塔下由可以喷水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青铜铸就的神兽奠基,在四五十米高的塔顶上有红蓝分明的一对南北指示标,分别指着南北两个方向,寓意着这里便是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

桥北公园湖边的鹅卵石沙滩,最是吸引人们游兴的好地方,各种形状、多种色彩的鹅卵石满地都是,人走石沙上,脚陷下二三寸,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令人特爽,而俯身拣石更是其乐无穷。

“湖上升明月”的景点,位于龙湖偏南西侧的岸边上,“明月”被绿水环绕,其中的古民居建筑群错落有致,排列规范,这些从全国各地遴选集中于此的古民居建筑,多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花费高价购得的,总计有四百多套。这里绝对是全国罕见的古代建筑博物馆。

我们又驱车驶向湖东的白石山游览区,去看白石山上那棵生长了1200多年的古银杏树。这棵在唐代种植的银杏至今仍高大挺拔(30多米)、枝繁叶茂,每年仍能结出许多银杏果,该树的树冠绿荫甚至可覆盖约达五六百平方米的地面,该树的主干胸径需五六人才能合抱过来,只可惜的是主干上连下分,主干部分被毁,据说是因一百多年前清军与捻军交战时被火烧所致,幸亏这银杏有着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古老的银杏树也是我们美丽的龙湖见证人啊!

距银杏树很近的上方不过百米的地方有一间用巨石雕琢的古老房屋,这石屋的巨石外围约有20多平方米,据凤阳县志记载:石屋其形如无翅纱帽,门如帽前正中佩玉,室内高一丈,深一丈二尺,一丈见方,按现在的面积计算,也只不过十个平方米左右,屋内阴暗潮湿,并不适宜久居,巨石的屋顶前高后低十分圆滑,其形很像明代的官帽。石屋是在明初时扩大开凿而成现在的样子的。

石屋向上有古时栖岩寺的玲珑砖塔(初建为九层),幼年时笔者还攀登过,那时已无顶,只有七层,只可惜后来多年无人修理,在残破的情况下又惨遭文革期间人为的破坏,现在仅有塔基了。

好在近年来政府极其重视对旧文物的重修,目前,一座占地几十亩,在原址向东约500米处,重建了栖岩寺,现已初具规模,山门、大雄宝殿、正殿、偏殿、佛陀、菩萨一应俱全,大殿里青灯长明、香火缭绕,木鱼梆梆,金钟常鸣,这可乐坏了那些信佛的僧众,给他们开辟了那么好的一个进行佛事活动场地。

龙湖啊龙湖,说不完的龙湖,我爱你!

新闻推荐

范继跃同志简历

范继跃,男,汉族,1972年3月生,四川南部人,199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成都理工大学第四纪地质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现任达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1992.09...

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党旗飘扬万家明2017-12-29 11:56
评论:(山水之间说龙湖 □本报特约撰稿 刘俊卿/文 本报记者 时昭旭/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