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凌晨起床义务清扫小区道路;忍着手痛为山村留守儿童编织毛袜;省吃俭用把钱捐给比她更困难的人……时隔两年,再次见到荣登“中国好人榜”好人、第六届金昌市道德模范代桂芬奶奶,年过七旬的她依然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她说,虽然这两年精神不如之前了,但还是为自己新增了一项“工作”——擦洗垃圾箱盖。
一套打补丁的自制“工作服”
在金川区金芝里社区33栋代桂芬简朴的家里,有一套膝盖打着两个大补丁的旧衣服,那是代奶奶自制的“工作服”,每天出去扫马路、清洗垃圾箱盖,她都要穿上。
翻开一个橙色的塑料皮日记本,在一张雷锋像的背面,代桂芬老人写下这样一句话:“要做永远值得做的事,学雷锋做好事,一生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人生没白活。”
这套年代久远的“工作服”见证着代奶奶写的这句话。
在八冶建设公司汽修厂工作期间,她坚持每天提前30至40分钟到车间,打水、烧水、把水壶全灌满,打扫值班室内、外及院子卫生,再把厕所打扫干净。等到同事们来上班时,已是窗明几净,一切井井有条。
她坚持每天在上班前,把她家周围巷道及附近厕所打扫干净,下雪时更是早起把路上的雪清扫干净,以免邻居家有老人出门滑倒;
她随身带着一个针线包,值班室的笤帚坏了她用布包好一针一线缝好,又能用好长时间;同事的衣袖破了、扣子掉了、提包开线了,休息的时候,她就主动为同事修补好。
1994年,代桂芬退休后搬到金芝里社区,决心在社会上继续做一颗螺丝钉,力所能及地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仿佛一种惯性,她拿起笤帚走出家门,开始了风雨无阻的清扫。20多年了,她不知道自己用坏了多少把笤帚。
有一次,代桂芬走路时,因躲避一辆自行车摔倒了,左手腕处骨折,打上了石膏。仅仅休息了10天,她又出门开始打扫卫生,左胳膊不能动,她就用脚把簸箕顶住,右手把垃圾扫进簸箕,再端起来倒进垃圾箱。邻居们都来劝她:“别扫了吧,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代桂芬在当天的日记中说:“在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为全中国解放牺牲了生命,我做这一点扫卫生的活,又算什么呀。”
2018年,她开始在扫完马路后清洗路边脏污的垃圾箱盖。有时候一擦就是一天。为了尽量擦尽垃圾箱盖上的油污,她特意从网上买来一箱箱“威力魔术泡泡”,她说:“一箱有12瓶,能用好长一段时间。”
望着她瘦弱佝偻的身躯,老伴心疼她,帮她拿工具,和她一起义务清扫马路,接送她回家……
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代桂芬珍藏着一封感谢信,那是得到她帮助的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写来的,孩子们随信还寄来了他们戴上代奶奶一针一针编织的毛手套的照片。看着孩子们的笑脸,代奶奶也高兴地笑了。
事情还得从2009年说起。2009年7月30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四川省汉源县“云中小学”的节目。这里的教育条件十分艰苦,不论下雨刮风、严寒酷暑,孩子们每天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代桂芬流着泪看完了节目,她想帮帮这些孩子。
费尽周折,在老伴和儿子的帮助下,代桂芬联系上了这个学校的负责人,了解到学校共有6个年级,男生有90余人,女生有70余人,最小的5岁,最大的14岁。代桂芬和老伴当即就去买了毛线回来,当天就动手开始给孩子们织毛袜。
这一织就是11年。共捐出手织毛袜、毛手套1500余双。
每年为了让孩子们在天转凉前收到袜子,代桂芬常常早晨四五点就起床开始织,“最早的一天凌晨三点就起床织袜子”,夜里也常常织到12点。由于长时间拿着毛衣针,代桂芬的两个手的食指处被硌出个大包,疼得实在受不了了就贴个创可贴,有时候贴创可贴也不管用,她就再套上手套接着织。织的时间长了眼睛花了,她就闭一会再织。
孩子们在感谢信中说:“代奶奶,几年来您把我们当成您的亲人,寄来一捆捆手套、一捆捆袜子,怕我们冻着。去年‘六一’还给我们寄来5000元钱,老师叫我们买新书包,我们真高兴。我们虽然长在大山里,但是我们有像您这样的爱心人士帮助我们,我们感到非常幸福。”孩子及老师们在信中恳请代奶奶歇一歇,不要太累了,一定要保重身体。希望奶奶能健康长寿。
一张5万元的捐款单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抗疫英雄们闻令而动、舍身忘我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了代桂芬老人,她决心用实际行动为抗疫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2月4日上午,她在市文明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市红十字会,拿出了多年积蓄的5万元钱,交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要求捐赠给抗击疫情一线。
代奶奶小心翼翼拿出一张5万元的捐款单以及市红十字会为她颁发的荣誉证书,眼里满是自豪。
为国家、为社会、为群众,她都愿意无限付出。这些年,她捐出7万余元,这可是她一分一分省吃俭用攒出来的。
为了让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中心学校的留守孩子们有一个温暖快乐的童年,她连续5年共为孩子们汇去了2.3万元,她在留言栏里写下:“请给孩子们买书包和礼物。”
代桂芬对陷于生活困境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感同身受的悲悯之情。
2013年8月,代桂芬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对不幸的盲人夫妻,两位老人多病无钱医治,生活非常困难。她和老伴费了很大力气打听到这对夫妻系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人,在与当地民政部门接洽后,她决定每月为这对夫妻捐助100元钱,春节那个月捐200元钱。几年来从未间断。
一次偶然的机会,代桂芬听说偏远山区的孩子一年的生活费只需980元钱,她便来到市民政局,拿出1000元要求资助一名山区的困难孩子。
……
代桂芬和老伴是普通的退休工人,刚退休时代桂芬的工资不足千元,这几年国家政策好,每年都要给退休工人涨工资,代桂芬很满足,她说现在的工资已过两千元了。这些年常常有各种各样的人问她:“你天天打扫卫生,社区给你发钱吗?”也有人劝她:“快别扫了,费笤帚得很。”每当这时,代桂芬总是风轻云淡地回答他们:“我自愿为人民服务,不要任何报酬,我从未算过一把笤帚的账。”
是的,在帮助别人时,她从未吝啬过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可对自己,她总是把要求降到最低。
走进代桂芬老人的家中,你会看到,狭小的屋子里摆放的都是过时的老旧家具,家里还是水泥地,唯一有现代气息的是一台液晶电视。代桂芬爱花,可她舍不得为自己买一枝鲜花,只在瓶子里插上几枝仿真的月季花就很满足了;代桂芬爱音乐爱唱歌,可她连最简陋的音箱也舍不得买,只有一个十几年前的录音机。
新闻推荐
椒农采摘花椒金秋汉源,椒香醉人。又到一年汉源花椒成熟上市的时节。全国花椒数四川,四川花椒看汉源。...
汉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汉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