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雅安 今日名山 今日荥经 今日汉源 今日石棉 今日天全 今日芦山 今日宝兴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今日汉源 > 正文

林麝扶贫,麝香如何飘更远?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20-05-07 06:36   https://www.yybnet.net/

养殖基地晒草料。

李志林人工驯养的林麝。

□钟安兵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4月28日,在汉源县伏龙村村民李志林自家房屋旁的一处圈舍里,一两只林麝警惕地在柑橘树下张望.。这里地势高、视野开阔,又有树丛隐蔽,对于胆小的林麝来说,有利于舒缓情绪。

“你养的林麝,毛色、精气神都不错。”汉源县林麝养殖协会秘书长董继康在查看了林麝的长势后,满意地告诉李志林。

2013年,汉源县引进林麝养殖作为扶贫产业,扶持了部分村民发展,如今已有小成,李志林就是其中的一位。

起步 林麝习性特别,从零开始摸索

据了解,林麝所产的麝香是名贵中药材,也是不许出口的国家战略物资,目前市场缺口很大。

四川养麝研究所副所长王建明介绍,1958年全国建立了首批4个林麝人工驯养基地,四川有两个,分别在马尔康和米亚罗。上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催生了第一个民间养殖高潮,但当时麝香价格被政府管制,最高不超过2.2万元/千克,还要收取10%手续费,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近年来麝香价格放开,又出现了养殖高潮,全国约有2万头。除了同仁堂、片仔癀、逢春等药企在养殖,民间也有了更多养殖主体。能够使用天然麝香的药企从 5 家增加到 15家,但短期供不应求局面难以缓解。

“据统计,我国医药行业平均每年至少要消耗掉1000公斤的天然麝香,至少近20年麝香不愁销。”汉源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钟安兵介绍,从养殖条件来讲,汉源非常适合。林麝喜欢干燥冷凉环境,要有阳光温度却不能高,汉源山地资源丰富,且近年来发展特色林果,即使在冬天也能为林麝提供新鲜青饲料。

鉴于此,2013年汉源县与四川养麝研究所合作建设了林麝养殖工作站,从头学习引种、养殖等。

“我们走过很多弯路,失败过多次。”董继康说。

林麝生性胆小,一有风吹草动,就乱撞乱跳,曾有成年麝把幼崽撞死的;雄麝的獠牙也需要人工剪去尖端,否则可能刺伤雌麝甚至刺伤自己。夏天要给圈舍搭遮阳网,运动场内也要植树遮阴、种草降温;2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要让圈舍避风,室内铺木板保温……

“林麝在 4、5 月时泌香,这期间会不吃不喝,有的过了两三天就恢复饮食,有的‘憨憨’一个星期了还在‘辟谷’。这时就需要人工给它输液补充营养,否则轻则继续厌食,重则死亡。”董继康介绍,这些都是在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成长 积累养殖经验,提高育成率

李志林曾经先后养过肉牛、长毛兔。移民搬迁后,喂牛的青饲料供应不上,而兔毛也不好卖了。考察林麝并认可它的收益后,李志林拿出全部积蓄,从马尔康买了10 头成年麝悉心养育。

“一头牛的青饲料能喂50头林麝。”李志林说,林麝食量不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是适于作为扶贫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4月28日,李志林从柑橘树上摘取了一大袋已经完全干掉的树叶,准备去喂林麝。山里桃杏李、车厘子等的嫩叶也都是林麝爱吃的。李志林还在屋前种了蒲公英、板蓝根,需要的时候加一点,换季时候预防感冒和肺炎;此外,他还从甘肃、新疆购买了富含维生素C的小野果,作为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天然补充剂。

目前,李志林已有20余头林麝,达到生养期(3岁后产仔)的雌麝有七八头,能够产麝香的适龄雄麝(1.5岁之后可产麝香)有8头左右。去年共产麝香60多克,按450元/克计算,收入2.7万元。今年除了卖麝香,李志林还打算卖几头幼崽,预计将有十多万元收入。

钟安兵介绍,截至目前,汉源林麝人工驯养繁殖从原来的5户50头发展到现在890余头,成为仅次于陕西凤县的全国第二大林麝养殖基地;发展林麝养殖公司4家、合作社1家、大户8家,带动就业人员达到300余人,麝香年产值230万元。

瓶颈 种源单一影响质量,启动资金限制扩面

同时,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也凸显出来。

最初,汉源县从某地买回110头林麝,因为长期近亲繁殖等原因,种源质量较差。

野生林麝是一级保护动物,人工驯养林麝出省交流也受限制,这就使得本不丰富的种源更加捉襟见肘。为了加大科学养殖规范,一家农业公司为其林麝一一登记了父系、母系的基因谱系,钉了编过号码的耳标。“这样一来出处清楚、家世清白,尽力避免近亲繁殖。”董继康说。

“但随着种群继续扩大,亟待‘新鲜血液’补充。这还需要省级层面的沟通协商,尽快完善种源互助机制。”钟安兵认为。

除了种源危机,养殖林麝的启动资金较高,也限制了很多农户进入。据介绍,一对幼崽最少卖3万元,加上圈舍建设费用,启动资金往往要10万元。去年,汉源县有部门牵头调查大树镇村民养殖林麝的意愿。这里海拔高,环境好,食材也丰富,是较为理想的养殖场所。但村民已有一定水果产业基础,看到林麝投入高、养殖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就不太愿意做。

马烈乡农户张春贵2015年引入成年林麝7头(2公5母),经过半年多的饲养,2016年5、6月份产下6头小仔,全部成活,除去饲养成本当年收益十几万元。但因后续资金不足,无法再及时补充种源,影响了发展。

董继康介绍,为了降低养殖风险,每个基地的规模不宜扩大太多,300头可能就是上限了。对于全县林麝产业来说,最好是形成“小规模、多基地”的模式。未来他们打算借鉴生猪托管养殖的方式,为有意愿的农户免费提供种源,农户按一定比例获得代养的分成。但是一旦发生风险产生损失,农户无法赔偿,公司就只能“干吃亏”。

借鉴 政府扶上马,协会抱团求发展

记者了解到,陕西凤县早在2007年便印发相关意见,安排财政资金扶持当地发展该产业。另外,该县的保险公司也开发了林麝人工驯养的保险产品,降低了养殖户的风险。而汉源等地暂未有政府、保险公司、金融担保公司等对该产业伸出“橄榄枝”。

令人欣慰的是,四川养麝研究所一直在引进人才,进行技术攻关。王建明介绍,林麝疾病防治、饲料精细加工、人工繁殖技术纳入了省科技厅的项目,在林麝的化脓性疾病、肺炎、肠胃疾病的防治上将更成熟。

“小于50头的种群,经过几年近亲繁殖是避免不了的,而每个养殖单元都舍不得交换出去最好的种只。我们希望通过协会、合作社等组织,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提高诚信度,让不同家系的林麝在各个人工驯养种群交流。”王建明介绍。

但是技术上的完善代替不了资金、土地、税金等方面的支持。王建明说,目前,四川已有近6000头人工驯养林麝,有一定扶持之后,才能有更多人愿意养,现有养殖户手中的幼崽才能更容易变现。

若干年后,随着养殖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可以调整种群的结构,产麝香的雄麝占比调高,实现收益最大化。

王建明介绍,上世纪50-60年代,野生林麝估算有 200 万只。到了90年代,骤然降至6万头,野生林麝由二级保护动物提至一级。随着退耕还林等多项绿化工程实施,野外林麝数量又恢复了一些,但孤僻、急躁且喜独居的林麝濒危程度并未缓解。

发展药用人工驯养林麝,不仅发展经济,也有助于野生林麝资源的保护。期待“川籍”麝香飘更远。

新闻推荐

黄果柑逆势畅销

邀请客商上门线上线下互动黄果柑逆势畅销石棉县被誉为全国优质黄果柑生产第一县,全县黄果柑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挂果投...

汉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汉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林麝扶贫,麝香如何飘更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