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羌凤李林间栽种西瓜。陈醒摄 村民正在白芷基地中除草。3月18日下午5:30,刚刚从羌凤李基地收工的船山区唐家乡万福村村民刘光淑从负责人手中领到了当日的工钱50元。“当天活路当天结钱,干起来有劲!”
每天都有工钱入账,让万福村的村民尝到了家门口务工的“甜头”。而这都源于唐家乡产业发展带来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助推农业产业多元化、规模化、专业化,实现集体经济、贫困群众“双增收”。
■全媒体记者陈醒
土地转出发展“新活力”
“村里说要发展羌凤李产业,我就把自家7亩左右土地全部入股到了基地。”刘光淑告诉记者,土地入股后自己不仅从菜农变为了“产业工人”,还成为了“股东”,收入实实在在看得见。
村民身份的变化,来源于土地利用的变化。唐家乡副乡长米扬介绍,唐家乡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两种形式,提高全乡土地利用率,多元化发展产业。
“我们由原来单一的蔬菜产业发展到如今的羌凤李、白芷、藤椒等多种产业业态,结构更加多元化。”米扬说,单一的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波动,村民不仅要损失一大笔钱,还可能连土地流转费用都拿不到,将严重打击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变单一为多元,唐家乡土地流转率达到了90%以上,规划种植的4000亩羌凤李已栽种2500亩、2000亩白芷产业也将在今年见到效益,还有蔬菜、柑橘产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让我们抗风险的能力更强,发展更有活力。”米扬说。
依托土地变革,改变的还有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以前这里都是荒山,现在发展产业,这就有收入呀。”万福村的老党员王高保告诉记者,自从产业进了村,自己就在产业基地里忙活开了,朝着小康生活奔。
村民就业增收“有保障”
当前,唐家乡的羌凤李基地正在套种西瓜,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将一株株西瓜苗栽种到林间。
“直接领工钱,收入有保障。”刘光淑的家就在基地旁,在家门口就能务工,这让她十分高兴,还掰起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每天50元的务工收入,一个月加起来就有上千块,每月还有产业基地收入,后期基地挣了钱,还有土地入股的分红……
和刘光淑一样高兴的还有忙活在渔舟村白芷基地的廖文秀,今年72岁的她,在早年间一直用自家仅有的几分土地种植白芷,但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收入一直没有太大改观。
“现在土地交给专业人士管理,还能在里面挣钱,算起更划得来。”廖文秀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正是白芷除草护苗的关键期,她在基地已经领到了2000余元的务工收入。
“现在每天大约有40个村民在基地务工,后续还要增加人。”遂宁天地网白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全林告诉记者,基地2月份就已发放了工人工资10余万元。
菜农变工人,唐家乡的村民们不再是靠天吃饭。“目前,除去外出务工人员,我们的产业已解决了全乡贫困群众、剩余劳动力的务工难题,同时工人需求量还在增加。”米扬告诉记者,产业的发展势必给全乡村民带来更加多元的收入保障。
集体收入实现“稳增长”
“羌凤李见到效益后,我们村每年都能从中分到2%的利润。”万福村党总支书记姚奎告诉记者,因为产业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据姚奎介绍,村里引进的羌凤李产业按照“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产业发展基金”模式发展,项目实现收益后,企业、合作社、农民、天穗公司分别按照55%、2%、30%、5%的比例进行股权分红,还有8%作为产业发展及风险基金。
虽然离正式收益还有一段时间,但关于收益账姚奎丝毫不含糊:全村种了2000余亩羌凤李,待产品销售后,每亩80元的收益进入村集体,综合下来就有16余万元。
而随着全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米扬也对全乡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更有信心:“去年平均每个村有3万元左右的集体经济收入,现在多个产业入村,一定会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
新闻推荐
原创星球研究所星球研究所↑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春游有风险出门请谨慎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
汉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汉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