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汉源新闻 > 正文

10年关注 让天边小学走出深山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1-01 19:00   https://www.yybnet.net/

发掘社会正能量

华西都市报10余名记者先后走进古路村

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小学,建立于1951年,处在海拔1400多米绝壁之上。由于古路村60多户农家散布在高耸于峡谷之上的与外界隔绝的六个区域,学生必须在山间小路步行3小时去学校,而这些小路的一侧就是一千多米深的悬崖。

2008年,华西都市报报道了代课老师申其军在该校默默教书26年的故事,志愿者和爱心捐款不断地涌入这所被称为“天边小学”的学校。2011年10月22日,古路村小学最后七名学生走下山,到乌斯河路地小学就读,学生们迎来了全新的生活。

2005年,记者杨涛第一次沿着崎岖古路,战战兢兢第一次走进古路村。他的报道让村里的“天边小学”为世人所知。

2011年,记者刘春梅和同事爬山3个小时再次到达古路村小学。11月22日,“天边小学”结束了它60年的使命,学生们搬到了山脚下的新学校。

一 条 古路,从大渡河边 沿 峭 壁 而上,成为连通数百户高山居民,数百年来与外界的唯一渠道。

一 份 责任,代课老师申其军30年如一日,将自己半辈子的心血都花在了天边小学的教学事业上。

一 种 坚持,从 2005 年走进古路村报道 天 边 小 学后,华西都市报历时十年,用十余名记者以及从未间断的报道,让古路小学从“天边”走到人前。

回溯过往10年,在那条弯弯曲曲的通天古路上,华西都市报记者用自 己 的 腿 和笔,将古路村和天边小学带进人们视野,最终促使孩子们走出大山,来到更好的学校就读。那一条 难 忘 的 古路,见证了华西与代课老师和孩子们的难忘友情和不灭回忆。

正所谓,十年古路村,彼此难相忘。

10年回望古路村,今天在这里,我们将为您讲述新闻背后——5 名华西记者与天边小学不得不说的真实经历。

再见

2014年·初冬

见证者:记者许小卿

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

2014年12月6日,距离第一次走进古路小学已过去快十年,距离告别古路小学,也过去了3年,华西都市报记者许小卿再次走访了曾经天边小学的孩子,如今他们不用每天再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顿顿有肉吃,逐渐喜欢上了山下的生活。

孩子们在山下乌斯河路地小学上课,当天晚上,他们的晚餐是五菜一汤:有炖鸡,烧鸡,花菜,猪肉,花生米,以及一个汤。教室的外墙上,则挂着一张“汉源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日公示表”。

老师说,学校在中午提供一荤两素一汤,下午提供一荤一素一汤的饮食标准。而这些都是免费的,尽可能保证孩子们的营养。在新学校宿舍里,住校的四年级孩子庆志伟和小伙伴挤在申其军的卧室,看《熊出没》等动画片,不时发出笑声。

山下的生活与以往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山上的那所天边小学,又是什么样子?记者再一次徒步走上古路村。一路上,惊喜伴随而行。峭壁的骡马道上安装了护栏,不会再发生失足坠崖的悲剧。在骡马道的拐角处,新建了一个个仿古凉亭。

村民们说,报道不但让天边小学出名,也让古路村出名。如今的古路村,成为驴友们竞相前往的一个旅游景点,还有村民们办起了客栈农家乐,当地政府也有意强化发展这里的旅游。

而在古路村,我们看到了阔别已久的天边小学,篮球架还是那个篮球架,黑板也还是那块黑板,只是它已经变成了当地村委会的办公场所。

初见

2005年·仲夏

见证者:摄影记者杨涛

古路村的艰苦让他难过

那一年,年轻的杨涛刚刚大学毕业,实现了儿时成为一名报社摄影记者的梦想。早在读大学的时候,身为雅安人的他,就断断续续听说过关于古路小学的传说:与世隔绝、道路艰险、生活困苦而又原始。“早已迈进新世纪,还会有困难的地方?”一开始,杨涛心里还怀疑传说的真实性。

但当2005年他第一次沿着崎岖古路,战战兢兢走上古路村时,才切身感受到古路村比传说还要艰苦。成昆铁路“一线天”大桥是去古路村的起点,没有成昆路之前,沿悬崖攀岩而上是去古路村的唯一方式。2003年当地人开凿出一条“骡马道”后,村子开始了与外界的交流。

即便是这条给村民带来便捷的骡马道,也让杨涛走得头晕目眩。“根本不能说是走,只能说在爬。”这条骡马道位于几近90度的陡壁上,沿途七拐八弯,最窄的地方只有40厘米宽。部分地段,当时还必须攀爬藤条才能向上。

往下看,高空的风吹打得裤脚哗哗作响。再往下,大渡河的咆哮已经难以听到。5个小时攀爬,杨涛这才来到古路村。而令杨涛难以想象的,是那里人们生活的艰苦:村民们居住的是老旧的黄土夯起的土房;全村没有通电;由于和外界几无联系,孩子们见到陌生人只敢远远躲在房门后查看。杨涛问及孩子们愿望时,除了长大当老师外,竟是下山看成昆线上奔驰的火车。一名学生因为去过县城,也足以在同龄人中炫耀很久。

那一年,成为一切改变的开端。那一年,当地唯一的钢筋建筑在悬崖上最广阔的空地修建,这里成为后来广为人知的小学:古路村“天边小学”。

攀爬

2008年·初秋

见证者:记者程渝

独自坚守26年 代课老师走进公众视野

2008年8月,刚刚转正成为华西都市报正式记者的程渝,作为新兵,一天到晚都疯狂地在网上寻找报道线索。“北湖一些志愿者要去汉源探访一个贫困学校,你去吗?”一天,一位高中同学在QQ上这样问程渝。点开对方给的链接,一瞬间,程渝就被这个地处海拔1400多米,千仞绝壁上的村寨所震撼。

几天后,在杨涛的带领下,程渝和同事互相搀扶拉拽,在近90度的骡马道上艰难前行。在汉源“天梯”的尽头,程渝见到了独自坚守26年的申其军老师和他那群天真烂漫的学生。

虽然新的古路小学刚修好,但条件依旧艰苦。那天晚上,她们用拼起的课桌当床,在微弱的灯光下采访了两名志愿者:包唐涛和杨菲。采访还没结束,一教室的人都进入了梦乡。

两天的时间里,程渝和同事被申老师的执着感动,被志愿者的付出感动,被孩子们的渴望感动。回到城市后,程渝耗时两周,数易其稿,《悬崖凿出上学路,天边的小学坚守26年》,在华西都市报重点版面刊登出来。

那个深藏于大山深处的学校,终于为世人所知。申其军的支教故事,令网友们感动万分。

那一年,本报天边小学的报道引起重大反响,上百家网站转载。也在那一年,申其军老师,入围当年十大感动中国候选人物。

走出

2010年·初夏

见证者:记者余行

路宽了电通了 孩子和村子发生巨变

2010年6月初,记者余行定好的婚礼,还有一周就要举办了。这时我们一直关注的“天边小学”传来好消息,志愿者首次准备将部分孩子转下山,到更好的学校就读。

把婚礼延迟一周后,余行和杨涛背着行囊再次坐上火车,前往大渡河旁的那所古路小学。经过持续近2年的报道,大家早就熟知了“天边小学”的故事。但当余行真的走近古路村小学时,才发现这里正在发生着巨变:

以往人走着都要打滑的碎石“骡马道”,有一半都用水泥进行了夯实。孩子们上下学可以奔跑着,在道路上嬉戏。古路村民牵着骡马,从一片荞麦花丛中走过。但骡马上驮的并不是以往的大米面粉,而是一台崭新的21寸电视机。山坡上四处立起不少电杆,电工正在架设电线。古路村有电了。

出行和物质生活上的变化,远不如古路村民和孩子们的变化让人惊讶。五年前只敢远远跟在上山的记者身后看稀奇、胆小的孩子,如今能大方地与外人打着招呼。拍完照后,有的孩子还会要求你,把照片寄给他。

那一年,在志愿者、政府的帮助下,不少孩子有了出门看世界的机会,甚至坐上了飞机。那一年,越来越多的古路家长逐步转变了观念,支持政府把孩子送到山下,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就读。

完成

2011年·初冬

见证者:记者刘春梅

最后一次升旗 天边小学结束使命

2011年11月18日,到了和天边小学说再见的时候。记者刘春梅和同事爬山3个小时到达古路村小学时,距离华西记者首次走进古路村已过去了6年。而此时的古路村,已经和往年的大不一样。

援教的志愿者已经离开,大批学生搬下山,在山下更好的学校学习。篮球架、乒乓球台在院子里孤零零地立着。

唯一的代课老师申其军还在坚守,教室里,9名学生大声读着课文。从一 开始报道,到2011年,华西都市报记者一直见证着天边小学的发展。此时记者记录下申老师在这个小学教室里上的最后一节课。

刘春梅至今还记得,那是一堂语文课。朗读课文,学生字。吃完午饭,又开始搬课桌椅,连同厨房用具,通通搬进仓库,然后上锁。下午4点半,申其军招呼学生升了一次旗,“这可能是古路村小学建校60年来最后一次升旗了。”学生们大声唱着国歌,然后解散。

3天后,当地政府向家长出具书面“决定”。22日,学生们天不亮就打着手电从家里出发,赶在中午到达了新学校。山上的“天边小学”结束了它60年的使命。这里成为古路村孩子们永远的回忆。

那些年

我们关注过的老师…

古路村天边小学和代课老师申其军的报道,只是20年来本报关注教育事业,发掘社会正能量的报道缩影。20年来,还有不少老师像申其军一样,用他们的坚守,支撑着乡村的教育事业。而华西都市报的报道,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这些老师们深沉的爱。

□挑夫校长2012年5月,国家开始执行营养午餐计划,可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中心校杉木小学因地势偏远,不通公路,孩子们迟迟吃不上营养午餐。

“一定要让孩子们吃上营养餐。”学校退休校长代天久,坚持每天到镇上为孩子们背营养餐,风雨无阻。每背一次营养餐,他要步行2个多小时走10多公里的山路。

经本报连续报道,代天久的事迹感动了所有读者。他获选“2014身边雷锋·感动四川”十大人物,与此同时,了解到学生们吃营养餐的困难,当地教育部门专门联系了车辆,为孩子们送营养餐上山。

□夫妻小学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海拔1300米处,有一所火天岗村小学。那里原本有4名老师,因山里的条件太差,其中两位老师相继离开村小。1992年,张兴琼与廖占富结婚。从此,火天岗村小成了“夫妻小学”。学生最多时有100多名,夫妻俩各负责三个年级。来村小上学,山路崎岖,雨雪天,张兴琼与廖占富要把住得远的学生送回家。在张兴琼、廖占富的培养教育下,20多年来,从火天岗村小走出的学生陆续有30多人考上大学,不少学生成了致富能手。

经本报报道,2013年,廖占富张兴琼当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当地政府也给予夫妻小学更多政策扶持。

本版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余行杨涛张磊绘图 姜宣凭

新闻推荐

龙在天堂自由飞翔

衣瑞龙在大瓦山下留影资料图片A05—A10昨(26)日晚上8点30分,搜救队将衣瑞龙的遗体打捞上岸。看到父亲遗体,衣熙俊忍不住失声痛哭。记者了解到,昨晚,衣瑞龙的遗体在衣熙俊及亲友陪同下,已从汉源...

汉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山坳上的画展2014-12-17 16:35
猜你喜欢:
评论:(10年关注 让天边小学走出深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