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乡学校教师交流、教学交流,到教育系统干部交流;从县域内交流再到全省范围内的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应采用什么新鲜的教学方法?”“怎样有效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近日,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的21小学,举行了一场热烈的教学研讨会,龙泉驿区实验小学 “陈祖惠名师工作室”的3位老师,在听了21小五年级数学老师李兴蓉的课后,针对课堂表现提出了问题,对课堂质量进行了评议。
这只是四川省城乡教育交流的一个缩影。近年,为尽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川省广泛、频繁开展城乡学校教师交流、教学交流、干部交流,这其中既有县域内的交流,也有市域内的交流,还有全省范围内的交流。
□本报记者 向朝伦
送教下乡 问道课堂
3月底的一天,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的陈丽老师,早上7点钟出发,从县城转两趟车,9时许,来到华阳镇锦江小学,几位老师击掌相迎,一起走进教室听周碧蓉老师讲“科学复习效果好”的课。课后,老师们在会议室围坐一圈,对周老师的课争相发表建议,从 “课堂目标的设置”、“内容的选择”,到“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周碧蓉老师对大家一起“打磨”的课十分满意。
双流县研培中心是专门负责全县教师培训、教研交流的部门,按照双流县教育局的部署,这学期,陈丽和其他24位研培中心老师,要“送教入校”,每名研培员蹲点一所基层农村学校,每周至少抽一天到学校去听课、评课、开展教研活动,一学期至少听课20节,评课20节,参加学校教研活动8次,并写出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的关键在教师,如何尽快提高乡镇学校教师专业素质?送教下乡很重要,特别是让研培中心见多识广的专家型老师下乡指导,意义非凡。”研培中心主任邱刚田说,现在双流县研培中心的25位老师,与所选择的学校都签订了蹲点研培的协议,蹲点研培干什么事,需达到什么效果,如何考核等,形成制度,一目了然。
据了解,城里学校名校多,名师资源丰富,以协议的形式,不断轮番派教师下乡去指导、培养教师,已经成为四川省教师、教研交流的常态,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教师县管校用制度的推行,各地送教下乡,打破体制瓶颈,走上制度化轨道,省内区市县通过送教下乡交流的教师每学期普遍在几十名。
干部交流 渐成趋势
“成都青白江区学校不多,但各所学校用功打造特色校园,像清泉学校的法治文化特色、城厢中学的艺体教育特色、大弯小学的大美育教育特色等,很值得学习。”说这话的,是雅安市汉源县教育局派往青白江教育局挂职局长助理的韩华。去年,韩华抽调到青白江,挂职期间,他一直注意研究青白江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管理等,“城乡学校就像人的五根手指,要完全长短一致,不太可能,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特色教育、特色学校,非常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眼下,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教师交流、教育干部交流已经跨越县区市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来自省教育厅人事处的信息显示,全省县区市教育部门之间跨区域的干部交流活动非常普遍,主要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派往教育发达地区,也有相互之间互派教育管理干部的,重点帮助教育落后地区尽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泸州市多年开展援助甘孜州乡城县教育发展事宜,去年年底,第二批6名泸州籍教育干部再次进入乡城县,2人在县教育局挂职任副局长、局长助理,4人在学校挂职任副校长。6名援助干部十分努力,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的向县教育局提交了 《乡城县素质教育推进方案》,有的提出了 《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建议)》的方案,援助干部通过广泛调研,向“娘家”提出援助方案、项目。乡城县对此十分满意,认为内地派出教育管理干部援助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带到当地,影响大,效果好。
新闻推荐
2.4吨炸药备好,引爆汉源县永定桥飞水沟2万方危岩体“5、4、3、2、1,起爆!”7月18日下午5点10分,汉源县永定桥水库施工区飞水沟处,随着一声巨响,该处40多米高、30多米宽的一段最危险的危岩体在烟雾中被...
汉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