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窑是我国烧制陶瓷的一种古老窑炉,因为形状像卧着的龙,所以通称龙窑。与现代电窑不同,龙窑因非恒温,烧制出的作品并非千篇一律,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造就出了一批批精品,历练出了一波波匠人。
走进位于宁国市港口镇的株木店陶瓷有限公司,就地取材的陶瓷博物馆里琳琅满目、大小各异的瓷器引人注目。顺着蜿蜒的小路前进,一栋栋低矮的瓦房沿路而建,然而这些毫不起眼的小平房中却蕴藏着大大的乾坤,近到陶瓷厂里大大小小的瓷器,远至畅销欧美各国的精美工艺品,都出自这里。在这里,有许多坚守龙窑一线三十余载的匠人,而阮家芝,就是其中少有的巾帼匠才之一,也是龙窑的第六代非遗传承人。
兴趣引导艰辛摸索
从小,阮家芝就对美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虽然条件艰苦,但丝毫没有影响她对美术的热情,没有人教,她就对着画册临摹自学。因为对美术的热爱,早年她进入了宁国最大的陶瓷厂工作。起初,阮家芝只是做些绘画等辅助性工作,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几位老师傅用布满褶皱的双手在质感柔腻的胚体上堆花,随着他们指尖一次次的滑落,起伏舒展的线条、凹凸有致的细节和跳跃灵动的层次被留在了胚体上,阮家芝瞬间对此着迷了。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制陶中的“堆花”技艺,这些精美的作品让她眼界大开,也激发了她学习的热情,从此,阮家芝开始见缝插针地向别人学习“堆花”技艺。
一开始,老师傅不愿意轻易传授这独门绝技,阮家芝只能等到厂里的工人都下班了,捡来老师傅们用剩下的陶土,一个人挑灯慢慢摸索。画画终于在此刻派上了用场,有美术基础,在陶瓷上作画对于阮家芝而言慢慢变得得心应手,老师傅们也渐渐对她另眼相看,愿意给她点拨一二。有了师傅的加持,阮家芝的手艺越来越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贴花”能手。
在同事的眼中,“勤劳肯干”是阮家芝的代名词。“她对陶瓷事业做了不少贡献,陶瓷博物馆里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她不计报酬烧制出来的。平时我们有不懂的或者一些难做的东西,她都会来帮我们。”负责盘筑成型工艺的工友魏世清说道。
曾经动摇仍初心不改
从环境恶劣的境地走到今天,阮家芝已经坚持了近三十载,其实,她也曾想过放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繁重的生活压得阮家芝喘不过气来,田地不能荒芜,家中上有老人要照顾,下有两个孩子要抚养,入不敷出已成为生活的常态。很多和她一起进厂的工人都外出打工了,亲戚心疼她,要将其介绍到文化馆工作,这份看似体面的工作着实让阮家芝动摇了。
当她准备收拾行囊时,厂长与她的一次对话又改变了她的想法。原来,当年陶瓷厂的很多陶瓷烧完出窑后都发生了破裂,成品率急速下降,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手工艺人,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宛若自己的孩子一般,听闻这个消息,阮家芝焦急万分,当即决定留下来帮助厂里查问题、找方法。最后,难题被攻破了,这份传统工艺也再一次被传承了下来。日子依然拮据,好在当时的厂长对困难员工十分关心,积极向上反映,阮家芝也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度过了经济难关。
国营建陶瓷厂转手后,新厂长支持工人发挥想象、自由创作,这给了阮家芝很大的发挥空间。阮家芝对之前厂里单一的瓷鼓、火盆釉色和浮雕花纹进行改良,不断创新,她的创作技法也日益成熟,其作品引起了强烈反响,造就了厂里瓷鼓、火盆等产品一度脱销的“名场面”。
守护技艺期盼传承
对于这门传统技艺的未来发展,阮家芝也有着自己的担忧。每天,阮家芝能够完成大大小小20件左右的瓷器的印模与成型。在灯光炙烤过后,还得将器皿送到院子里去阴干或者晒至五成干,再进行各种颜色的上釉,并将其晾至九成干,才能送入窑内正式烧制。整个工艺精细而又繁琐,生产一窑成熟的瓷器下来,少则两三天,多则一个礼拜,也正是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没有耐心投入到这项细致的工作里去了。“我是厂里第六代传承人,目前行业内好像只有我一个贴花人。身边人最年轻的40多岁,大一点的师傅基本都是六七十岁。龙窑产品中有些传统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局面,真的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来学习这项传统工艺,使之得以传承。”
正是有无数像阮家芝一样的匠人永葆初心、坚守创造,才能让逐渐被人遗忘的传统工艺没有在时间的浪潮中被冲刷褪色,并焕发出新的光辉。如今已功成名就的她匠心不改,依然以自己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与精湛的手艺坚守在制陶一线,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守护着这份独特的龙窑非遗制陶技艺。
新闻推荐
宁国讯日前,宁国市水质检测中心开展集镇水厂及单村点水质采样和检测工作,全力保障农村地区水质安全达标。该中心重点检测了...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