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太阳从天空中划开了缝隙透出光来。阴沉多日,天渐渐晴了起来。
“今天得到村里看看!”抬头望了望,宁国市公安局民警高洪安排工作后起程了,目的地便是他经常去的村子——港口镇凉亭村。
不过几分钟,凉亭村便到了。“‘高队’来啦!听说这次评上省厅‘十佳爱民模范’了,恭喜恭喜呀!”村民们见到高洪熟悉的身影后,连忙上前道喜。
在村里一个新建的砖瓦房门口,高洪和当地村民围坐在一起,愉快地拉起了家常。
“这间砖瓦房,要不是‘高队’亲自出马,难建起来哦!”提起这个事,大伙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一间新房
大伙儿口中的这间砖瓦房的房主姓丁,六旬有余,体弱多病,独自一个人居住。此前,他居住的老房已经有65个年头了,朽木危撑,摇摇欲坠。
“进去后的第一感觉就是:真不能住人了。”三年前,高洪刚包村走访时得知此事,随即掏出刚获三等功的几千元奖金,并嘱咐丁老好好把房子修缮一番。
再一次来到丁老家,高洪又觉得: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要赶紧张罗建新房的事!”他笃定了个大计划。
但万事开头难,初步预算需要十来万。高洪没有气馁。他是跑了一趟又一趟,申请危房改造的手续终于获批了。
资金缺口如何补?“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高洪开启了“化缘”模式,为了节约成本,他先后去了两趟砖厂,说明来意后,负责人最终同意他免费拉3000块砖。数量不够,他又跑了另外几家砖厂,终于凑够了建房的砖块。
建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紧接着,高洪四处拉赞助、搞水泥、寻工匠……前后忙活了八九个月,这间砖瓦房才终于落成了。
“就需要这样干实事的年轻人!”村民们都这么评价高洪。询问完村里的近况后,他和大伙儿道了别。
一根水管
听到高洪的声音,今年68岁的熊永兰几乎是小跑着来开门的。熊永兰的房子在村里一条水泥路的路边,高洪一抬眼,就看见她在院子里摘菜。
“现在吃上自来水了,可好?”高洪关切地询问着。“好!好!好!”熊永兰说着,喜悦从心底飞上了脸颊。
但之前熊永兰用水可没这么轻松便捷。几个月前,村里统一安装自来水管,由于地理位置使然,不少村民家的自来水水管,需要从熊永兰家门口经过。
不知什么原因,熊永兰的老伴怎么都不同意水管从门口走,便与村民们“杠”上了。村干部多次来协调,也是屡吃“闭门羹”,自来水管只好绕道而行。
最终,熊永兰的家里也没能安装自来水。由于上了岁数,她用压水机费力,就从河沟里舀水吃。
吃了一个月的河沟水后,包村民警高洪登门了。“不安装就是不安装,谁说都不管用。”知晓来意后,熊永兰老伴的脾气又上来了。
“吃河沟的水不卫生,您老也要注意身体健康。”高洪耐心地劝说,熊永兰老伴低头不语。
“我来掏钱安装,可行?”“那行!”听到这话,熊永兰老伴这才搭起了话。最终,高洪花费了1000块钱帮助他家安装了自来水管,事情这才办妥了。
一支服务队
上午11点30分许,在村里转了大半天的高洪来到了港口汽车站,见到一群穿着印有“港口黄色斑马线”马甲的志愿者后,他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之前,由于港口镇境内有大型工厂,川流不息的车辆经常往来,在一定程度上给村民们的安全带来了不小的隐患。加之该镇处于皖南“川藏线”宁国段附近,自驾游车辆时常穿镇而过,使得该区域的交通安全管理压力陡增。
“如何更有效地缓解交通压力?”爱琢磨的高洪萌生了建立交通志愿者服务队的想法。多方奔走之下,去年2月,“港口黄色斑马线”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服务队“上岗”后,高洪随即将辖区车队驾驶员、单位营业主、村民组长等群体,分类别建立了微信群,并在群内经常性开展安全宣传、防范提醒。
此外,他还主动与辖区中小学对接,成立了“港口黄色斑马线小安全宣传员”队伍,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促成了宁国智慧旅游导览APP的开发,在为外地游客玩转宁国提供便利的同时,积极引导游客们合理出行,减小了该路段拥堵的发生率。
真情换真心。这几年来,让高洪感到特别贴心的是,每年春节期间,村民们都诚邀他参加村集体年夜饭,他也是村里唯一应邀的“外姓村民”。
新闻推荐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盼和新要求,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实现梦想,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干事...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