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记者来到宣城市成云香榧种植家庭农场,站在山坡上举目远望,只见一排排一人多高的中华香榧树,在阳光下生机蓬勃。场主徐成云抚摸着一棵棵绿油油的树苗,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他告诉我们:“这近千棵中华香榧树成林挂果之后,一年可收获鲜果2万多斤,可制干果5000多斤,以每斤干果100元计算,经济收入每年可达50多万元。到那时,这片香榧园就是我的绿色银行!”
位于宣州区溪口镇东溪村的南瓜台村民组,是藏在深山里的偏远贫困村。曾经,长期的交通闭塞严重阻碍了南瓜台村的经济发展,青壮年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山地荒废,茶园草侵。庆幸的是,在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出山的“瓶颈路”终于在2017年8月正式通车,村民们结束了祖祖辈辈靠肩挑背扛进出的历史。
通车带来的喜悦之后,村民们面临的是如何因地制宜、脱贫致富的难题。今年56岁的村民徐成云,身强力壮,头脑灵光,为人耿直豪爽。他早年出山闯荡,先是打工,后靠朋友帮助在宣城办起了免烧砖厂。赚了钱之后,徐成云没有忘记南瓜台的乡亲们。路修通之后,他便把事业发展的方向转回了家乡。他一面搞生产,一面赴宁国、黄山和江浙一带调查研究,琢磨新的投资项目,运筹在家乡开发绿色经济,他认为这是一条能得到政府支持的前景宽广的发展之路。
香榧这个古老树种在溪口山区有着悠久历史,因果香味正,深得人们喜爱。但当地老榧树都已老化,不再有自然生长,因榧树长得慢,又无人种植,当地榧树渐渐濒于灭绝。然而徐成云调查发现,香榧的市场销售一直看好,他还了解到,宁国、黄山及江浙一带村民,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诸多香榧的优质新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果硕、香脆、易嚼、营养丰富的优点,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徐成云在网上查寻,找到宁国一家原以种植山核桃起家的詹氏香榧种植苗圃基地,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詹氏企业研种了多个香榧树新品种的树苗,他瞄准了其中的“中华细榧”,该品种营养价值高,香脆可口,肉质疏松,适合老人和小孩吃。于是他第一次拿出2万多元,购进200棵中华细榧树苗。种植成功后,2017年底,他又购进700多棵中华细榧树苗栽种,长势均良好。这样,徐成云先后投资13万多元在他承包的40多亩的山地上,打造成了初具规模的香榧种植园。2018年4月,徐成云向宣州区林业局申报,成立了“宣城市成云香榧种植家庭农场”。
选对了投资项目,就选到了希望。徐成云认为香榧种植虽然投资大,风险高,生产周期长,但他仔细算了种植香榧的经济账,心里有了底,他信心十足地说:“我这是为子孙后代种下的‘永富苗’,更重要的是我要在村子树立标竿,以自己种植成功的经验,去影响带动那些对坚果种植持观望态度的村民,愿他们也大胆地投资,大胆种植香榧,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风雨兼程。徐成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待香榧树苗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精心管理,细心呵护。先后投入3000多斤饼肥和有机肥,给树苗定时“加餐”,为确保幼苗的成活和生长,又投资1万多元在山上装置5个大型的塑料储水灌,又挖了3个蓄水池蓄水,天再旱,也不会让树苗“干渴”。如今,近千棵香榧数生长在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头顶蓝天,扎根山崖,绿意葱茏。
从四处奔波搞调研,网上查找资料,到披荆斩棘的山地开发;从几百里之外购买树苗,运上高山,到种植、施肥、除草、浇灌、防病虫害。徐成云的执着、耐劳和他种植的成效,让身边的人心生敬佩。在他的影响下,今年3月,村民汪小末上门找到徐成云,请他购买了200棵榧树苗,目前树苗已经成活。还有徐成云的侄子徐光发和程大毛等也都打算投资种植香榧。
新闻推荐
尊敬的电力客户:您好!遵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取消临时接电费和明确自备电厂有关收费政策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17...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