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以前做了那么多错事,一直没有勇气向你们开口道歉,今天在这里我要认真地说一声:对不起……”宁国市法院会议室里,一名少年正在向自己的父母动情诉说着。
7月12日上午,宁国市法院邀请宁国市未成年人帮教实践基地的心理咨询老师,为辖区内12名社区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咨询辅导。活动中,心理老师鼓励孩子们大声说出想对父母说却又不敢说的话,在场的孩子和父母,无不红了眼眶。
本次心理辅导会是由宁国市法院少年审判庭联合市司法局开展的,活动主要通过法官判后帮教,心理健康辅导,“法官妈妈”与帮教对象一对一谈心,为帮教对象逐一提建议的方式进行,达到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监管,促进帮教对象积极改造的预期效果。
“孩子们,人生的成长过程无不历经过挫折,只要认真改过,前程依然光明。”活动初始,宁国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袁风影通过办理的案例,循循善诱社区未成年服刑人员,与他们谈心交流,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鼓励他们认真改过,早日回归社会。
现场的心理咨询师则通过一“听”,用听音乐舒缓现场紧张的气氛;二“看”,用看视频思考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三“说”,用说想法来畅谈对人生感悟的“三部曲”,对社区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辅导临近尾声时,心理咨询师要求社区未成年服刑人员与现场的父母进行一次亲子互动游戏,孩子与现场的父母互换角色,一方蒙上眼,另一方找寻,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与父母的双手始终紧紧握在一起。“被父母牵着的时候,我觉得不害怕有依靠,牵着父母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肩负的是责任,我一定认真改造,好好学本领,长大孝顺父母。”
游戏结束后,未成年服刑人员小张擦拭 着眼角的泪花说。
未成年人小陈在判处缓刑后,心理 健康状况一直不太好,在帮教现场,少年 法庭的“法官妈妈”特意和他进行了一对 一的谈心。原来小陈的父母一直忙于工 作,对小陈关心不够。知道小陈的心结 后,“法官妈妈”与小陈进行了单独谈话,
小陈的母亲表态,一定配合法院做好对 孩子的监管工作,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 动态,及时提醒、教育、报告,更多关心孩 子的生活。
“我之前做了错事,现在有这个社区 矫正的机会,我一定遵纪守法,好好改 造,顺利回归社会,不让帮助我的人失 望。”看着法官们的忙碌身影,一名社区 未成年矫正人员感动地说。
长期以来,宁国市法院始终坚持 “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探索搭 建“五位一体”帮教工作平台,形成家庭 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 于一体的立体化网络,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下降,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先后获省高院 专项嘉奖,入选全省法院“巾帼志愿服 务十大创新案例”,“青少年心理工作 室”被评为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 目 ,两 次 被 命 名 为 省 级“青 少 年 维 权 岗”,入围第五届“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 十大事件”参选事件,成功争创首批宣 城市共青团员先锋岗(队)。 ·黄晓雪·
新闻推荐
“老杜,这些年不好意思了,晚上我做东给你赔罪。”“没事没事,要感谢法官的努力,让我们老哥俩重归于好!”近日,在宁国市法院执行...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