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高鹏本报记者 张敬波
加入“寻人助力团”
6月26日上午,走进宁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数据服务中心 “宣恒寻亲工作室”,宣恒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十指在电脑键盘方寸之间跳跃。这既是他的工作台,也是收获快乐的人生舞台。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网上搜寻涉案人员的线索,协助破案,现在又增添了志愿寻人的任务,感觉很充实。”今年33岁的宣恒看上去精明能干。
“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更加觉得所做的事有意义,充分体会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内涵。 ”谈及今年6月1日宁国市公安局会同当地团市委、文明办为“宣恒寻亲工作室”揭牌场景,宣恒笑逐颜开。
在同事们眼里,寡言少语的宣恒业务能力较强,从事公安工作以来,先后参与侦破全市各类案件1000多起,协助破获重特大案件60余起,协助抓捕各类犯罪嫌疑人620余人。但没有人知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宣恒还在默默地义务从事着寻亲公益事业。
一张邀请函揭示了宣恒保守两年的“秘密”。
2017年6月,一张由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发出的邀请函,飞越千山万水来到宁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在周围同事略带惊讶的目光里,快递小哥将邀请函放在宣恒的办公桌上。该邀请函热情邀请宣恒赴京参加栏目,表彰他对寻亲公益事业的付出。邀请函需要单位领导签字,这样宣恒才把保守了两年的秘密告诉了大伙。原来,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助人寻亲圆梦的志愿者。
时间回溯到2015年,公安部携手央视《等着我》栏目、“宝贝回家”等媒介联手开展“打拐反拐”和“圆寻人团聚梦”大型公益活动。此前,由于工作上的联系,宣恒的信息研判能力被公安部相关部门和央视相关栏目组人员看中,邀请他加入“寻人助力团”并担任安徽省两名联络员中的一名。
带着“试一试”的心情,宣恒开始了寻人信息的研判和线索推送工作,这一试就是3年。每天,宣恒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去做寻人线索的协查。他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就统一反馈给公安部相关部门或者央视《等着我》节目组,再由其联系安排具体的责任单位负责落地核实。
这一工作在外人看来貌似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不少寻人线索只是一个模糊的地名、人名,甚至只是一个乳名、一个绰号。所寻找的人大多与求助者离散几年、几十年。 “特别是那些被拐儿童,没有照片、没有电话、甚至没有什么记忆……有时几乎所有能用的网上寻人办法都使完,都不一定有结果。 ”经常陷入困境的宣恒动情地说,“有时候,找到有价值线索的难度比抓涉案人员还难,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
“大海捞针”乐在其中
“离家的路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 ”宣恒说,参加志愿工作以后亲历的种种悲欢离合,让他想起电影《亲爱的》中这句经典语录。而现实上演的重逢案例,让他更加感慨:“活着,才是对久未谋面的亲人最好的慰藉。 ”
去年3月的一天,宣恒接到央视《等着我》栏目组转送的一条寻人求助信息。求助者赵峰(化名),7岁被拐,只记得儿时的家有山、有河、还有船,村子好像叫谭桐镇(音),父亲叫田某宾(音),其他信息都记不得了。
与至亲离散的30多年里,赵峰经历过几次生死劫,都坚强挺了过去。他一成年就打工赚钱,“一定要找到亲生父母”的想法始终藏于心间。赵峰时常上网搜寻,但总是一无所获。身边人劝他:“都过去30多年了,你小时候的记忆或许早已模糊了……”
根据已有的线索努力搜寻,宣恒一无所获,怀疑小赵的记忆可能有误。但是,栏目组工作人员反馈说赵峰非常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记忆很深刻,地名没有错。宣恒决定再出发,几番尝试,仍然无果。他决定使用同音字搜索,发现四川省有一个“坛同镇”,该镇的相关描述与求助者小赵记忆中的地方较为相似,但当地并没有叫“田某宾”这个人。然而,宣恒看到了希望,第一时间将这条线索反馈给栏目组。幸运的是,当地警方以及多方接力找寻,最终在坛同镇找到了赵峰的亲生父母。
去年6月,央视《等着我》栏目活动现场,一对离散30多年的母子阔别重逢,让宣恒深受震撼,也深感欣慰,正是他提供的关键线索促成了这对母子团聚。求助者是一名安徽籍23岁女孩,她是替自己的养母寻找亲生儿子。在求助女孩的儿时记忆中:养母曾为了养女,扛着一袋捡来的烂梨去换一根雪糕;大雪天,抱着发高烧的养女翻山看病……多年生活,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胜似亲生母女。
随着养母思儿的渴望愈发强烈,精神也已失常,但总声声念叨儿子的名字。而女孩也曾领着养母四处寻找。天下之大,儿在何方?每次寻找,都失望而归。养母也日渐消瘦,病情愈重。
接到栏目组转送来的求助信息,宣恒深深地被女孩的养母寻子的故事所感动,根据栏目组提供的少许信息以及养母儿子的名字,立即展开网上信息研判。随后,通过围绕地域、口音、年龄等多个方面的寻找,宣恒欣喜发现了一条极有价值的精准线索并立即反馈,最终为“寻人助力团”帮助这对母子团聚提供了有力的找寻方向。
“这个寻亲故事中,让人感到震撼的不仅是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还有最纯粹的反哺孝道。 ”宣恒说,女孩不放弃帮助养母寻儿,一句“你带我小,我养你老”的质朴感言更是让在场所有人潸然泪下。 “当母子离散30多年再团聚时,老人仿佛瞬间清醒。这一幕将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我感觉很幸福! ”
一直走下去
今年3月29日,宣恒接到一条来自台湾的寻亲协查表。远在海峡对岸的万伟想寻找在大陆名叫“万庆娟”的老姐姐。由于未曾与姐姐谋面,也不知姐姐是否还在世,所以抱着一丝希望提出寻亲请求。
宣恒展开网上综合搜寻,找到了线索:山东潍坊市有一位72岁的万庆娟老人。
“真的很开心,觉得特别有意义! ”宣恒说,能够助力两岸一家人团聚,很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事后了解,寻亲者万伟在获悉已找到未曾谋面的姐姐下落后,兴奋不已;而在山东潍坊的姐姐得知台湾的亲人寻找自己,也激动不已。
最近这些日子,宣恒心情十分畅快,在他和其他省市的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四名“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和一位长眠美国的中国抗战军人的亲人线索浮出水面。
今年5月4日,宣恒收到央视《等着我》栏目发来的一条寻人线索协查信息,请求寻找“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我主要是查找其中8位女飞行员的线索。 ”宣恒介绍说,“时隔60多年,线索极少,的确很难找。”宣恒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8位女飞行员的零散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业务技能,逐一查找。前后找了十几天,宣恒终于找到其中4位第一批女飞行员的家人线索。
今年6月,宣恒接收到央视 《等着我》栏目寻人线索协查通报。宣恒前后忙了一个星期,并与其他省市 “寻人助力团”的志愿者们接力寻找,找到了一位长眠美国的中国抗战军人的亲人线索。
宣恒荣获今年3月 “安徽好人”和“安徽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称号。
3年来,宣恒提供了200余条有价值的寻人线索,助力30多个失散家庭圆了团聚梦。但他时常有一种无力感,有时一天收到十几个协查求助信息,忙了几天却没有发现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很失落。但每当看到离散多年的亲人、挚友久别重逢的泪水,心中那份充实和成就感就会让他觉得有价值。 “我将继续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与团队一道助人寻亲圆梦,一直走下去。 ”宣恒坚定地说。题图:宣恒在进行网上寻人线索研判。
(宁国市公安局供图)
新闻推荐
长丰义井乡获“中国生态特色旅游小镇”称号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