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国市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而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作为以工业为主、人均耕地不足0.6亩的山区县市,是如何做到既规模发展工业经济,又科学有效利用资源的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宁国市。
“腾笼换鸟” 优化土地再配置
走进位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南山园区的安徽欧凯密封件有限公司,数栋大型厂房里一片繁忙景象。
“该企业新项目当初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投产,得益于收购破产企业的土地、厂房等生产要素,从而成为‘腾笼换鸟\’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据开发区经发局负责人介绍,由于发展初期产业布局混乱,部分入园企业产业层级不高,加上诸多因素影响,企业投资乏力,续建项目停滞,出现了土地闲置现象,甚至步入停产或破产的窘境。最终,宁国对有限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通过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收购盘活停产、破产企业资产发展新项目。据统计,近年来,宁国市共完成了近20家企业的兼并重组,盘活低效用地1000余亩。
“腾笼换鸟”是宁国市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益的有效举措之一。与此同时,该市针对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港口生态工业园区,严格项目用地准入,做到建设项目需经该市项目委员会、规委会、土委会层层把关审核通过后,方可落实用地指标;对分期建设的项目实行整体规划、分期供地,从源头上控制土地低效闲置。此外,大幅提高供地门槛,对所有入区入园项目划定亩均投资强度、年税收、销售收入的底线,并对固定资产投资内资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外资10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统一安排进入标准化厂房。
高效利用 突出“亩产论英雄”
标准化厂房都是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都驻有不同工业企业,占地100余亩却相当于400多亩的用地效率……位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的众益工业广场,以其整齐划一的建筑和采用“立体用地”模式实现向空间要地而赢得了人们的关注。
“这里很多企业占地空间微不足道,但从四、五百万元亩均产值的角度来看,与众多规模以上企业一样了不起。”开发区众益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众益工业广场现有30余家小微企业入驻并逐步发展壮大,2017年度纳税总额达1000余万元。
为了实现高效用地,宁国市积极鼓励企业新建多层标准化厂房,政府按100元/平方米对企业进行奖励,增加一层相应上调50元。自2014年以来,该市共兑现奖励资金60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由政府主导,开发区牵头,积极吸纳社会资本统建多层标准化厂房,并对租赁厂房的企业每年给予60元/平方米租金补贴,3年内税收减免。截至目前,宁国开发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36.3万平方米,其中四层以上8.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40余家;港口园区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27家小企业迁出原址入驻多层标准化厂房,腾退土地136亩,重新安排用地项目5个。
为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宁国开发区自2012年起设立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奖”,以亩均产出率、亩均税收为标准对园区企业进行考核,突出亩均效益。2017年末,该市在全省率先试行“亩产论英雄”改革,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标准,对全市规上企业进行分类评价,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通过依法依规对企业实施差别化电价、水价、排污费和用地、用能、信贷等多重配置政策,推动要素向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近日,方兴社区时代城党支部联合时代城邻里关爱团,开展了母亲节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这芬芳的五月,说出自己对妈妈的爱。活动中...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