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山头在宣城市区南门,记得小时候我和几位同学几乎天天放学后,走进瓦碴巷,书包往我家一扔,再穿过木直街,一会功夫,就从烈士陵园后面爬上府山头。我们常在这里打游击、放风筝、捉迷藏、逮蟋蟀,玩得不亦乐乎……
府山头是陵阳峰的“主峰”之一,据《宁国府志》记载:“陵阳山,在府治前,一峰为叠嶂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诗人郭祥正在《双溪楼诗》中曰:陵阳三峰压千里,百尽危楼势相倚”。据史料记载:“府署在陵阳山第一峰之麓,晋以后悉治此”。说此处自古就是郡、州治地。从南宋改宣州为宁国府到民国三年,才废府为公署,其间1700多年,一直是作为府衙所在地,因此,民间都习惯称此地为:‘府山头\’”。
在校听老师说:1937年秋天,由于遭到侵华日军的飞机狂轰滥炸,府山头古建筑群被毁成为废墟。解放后府山头成了一片空地,到了60年代,市政府在这片空地上开始建设……
府山头峰顶地势平坦,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平地,后建成了府山广场。南面是宣城中学(现为六中),北面是烈士公园,东面是悬崖徒壁,悬崖下系东与南门村落,地势一马平川,以前,要通过“十八踏”才能走到崖下(现已降坡一条缓缓而下的柏油路)。西面与南门街(现叠嶂中路)毗邻。所以,宣城人都喜欢来这里活动,将这里视为休闲公园,成为经济、文化、旅游活动中心。特别是老年人更喜欢聚集这里跳舞、唱戏、散步、打太极拳……
陵阳峰是宣城市区地势最高的地方了。春日的一天回宣去大妹家,闲余时光又来到府山广场,眼前,天真话泼的孩子们在溜滑板、做游戏、放风筝;老人们在在跳广场舞、打太极拳;台客隆超市音乐高奏,人头攒动……空气中涌动着一股股春的热流,人们的脸上荡漾一张张幸福的笑容。远处,天边余霞成绮,澄江如练;近处,信步向北,烈士陵园早己移向城区北门,万木丛中矗立着一座古扑典雅的谢朓楼,依栏远脁,景德寺塔近在咫尺,宣城城区尽收眼底,让人思绪万千……
府山头最靓丽的风景之一可数谢朓楼了。每年到此一游的人成千上万。春游时老师告诉我们,这座因人而得名的谢朓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江南四大历史名楼而齐名。唐代初,宣人为追怀谢太守,便于“高斋”旧地,建造一座上下两层,飞檐翘角,四面开窗砖木结构的楼台。因位于州衙的北面,取名“北楼”。又因登入此楼,向北可眺望“名齐五岳”的敬亭山,又称“北望楼”。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揽胜,吟《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以怀念谢朓:“江城如画里,山晚望睛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他又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淑云》诗中云:“长空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起,欲上青天揽明月”。
由于李白诗广为传涌,谢朓楼又称“谢公楼”、“叠嶂楼”。从此,四周又建有“清暑”、“条风”、“迎春”、“双溪”等亭阁,如众星拱月,形成一道绚丽多姿、纷呈亮丽的风景。慕名而来登楼揽胜者络绎不绝,赋诗题咏人难以计数,仅限收入志书等历代谢朓楼诗文近200首〔篇〕,史有“独占江山谢朓楼”之称。在谢朓楼建成后的日子里,历代相继修茸。但可惜的是,1937年秋天,毁于侵华的日军的战火。
据媒体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宣城人民对历史名人重新进行了审视、评价。谢朓楼不仅凝聚看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丰富的文化内涵。1987年在宣州市笫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18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在陵阳峰原址重建谢朓楼(叠嶂楼);1990年市长常务会上正式通过;1997年8月8日破土动工,“重建谢朓楼”成为现实,翌年峻工。历时一年,耗资百万元,圆了宣城人民的多年梦。
一位作家有感而发:“五彩缤纷陵阳峰,繁花似景谢朓楼,千年古城展新姿,宣城儿女数风流。”
新闻推荐
推动依法行政 维护群众权益——宣城市全省首推行政复议参审评议机制改革侧记
行政复议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在推动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前,其作为纠纷解决机制还远未得到有效发挥,别于传统司法机...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