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宁国青龙湾。一湖碧波荡漾,两岸层林尽染,风光旖旎。
“一到周末,来青龙湾乘船游湖的人很多。”说这话的是宁国市青龙乡龙阁村窑上组村民王启富,他的家挨着青龙湾,门口就是个游船停靠点。“游客坐船前一般先到王老家门口合张影。”王启富说着,便用手指向了隔壁的王海宁家。
这是为什么?带着几分好奇,记者步行十多米即到了王海宁家,一眼扫去,整栋房子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再仔细一瞧,两幅大红标语映入了眼帘。其中一幅写道“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另一幅写着“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在阳光的照耀下,大红标语分外醒目。
见到记者的来访,75岁的王海宁并没有太多惊讶。“我都快成‘网红\’了。”王海宁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游客过来坐船时都会看到这两幅标语,争着拍照发朋友圈,然后抛出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写这两幅标语?而自己总会不厌其烦地道出其中的缘由。
时间拉回到18年前。1999年,为配合当时的水库修建,王海宁搬迁到如今的居住地。平静的日子一过就是数年,直到2007年的一天。
那天,王海宁突然发现: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屋后的山上崩落,眼看就要对自家的房屋产生威胁,于是他赶紧给村里打了个电话。村里叫来地质专家一看,发现房屋后是一处地质灾害点。也就是从那时起,王海宁每年总有一段时间过着有家不能回的日子。
“一到汛期,乡政府和村委会都会来人到屋后仔细勘察,安排我们去镇上的旅社暂住,防止因出现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意外。”王海宁告诉记者,在这期间,附近的一户人家因山体滑坡,房子都被砸出了个大洞。
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在今年终结。经过长时间的勘查,今年4月1日,王海宁和附近几户同样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房屋开始了治理。“光是治理方案前后就修改了三次。”青龙乡国土所所长黄祖哲说,治理期间,村民们积极配合,特别是王海宁老俩口,主动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8月15日,治理工作全部完成,看着屋后被治理一新的区域,王海宁非常激动。他找来两张大红纸,挥毫写下了两幅标语,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地质灾害)治理好了,房子住着安心,也是为我的子孙造福啊!”他说。
今年国庆期间,为了庆祝国庆节、喜迎十九大召开,王海宁还特地重新写了两幅,替换掉了原来有些破损的标语,但文字始终不变: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这就是我的心声!”他说。如今,这两幅标语经常引来游人围观,俨然成了青龙湾旁的一处新“景点”。
采访当天,记者正好遇到前来对地质灾害点治理工作进行验收的工作队。看到门口张贴的标语,不少队员问起了其中缘由,王海宁笑着,把故事又说了一遍。
新闻推荐
近日,宁国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田开展领衔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活动,现场督办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6号提案——《关于在城乡公墓中增设公益生态墓园的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实地察看生态墓园工程建设进度。...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