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安斌,宁国市港口镇凉亭村人,今年66岁了。我是一位五保老人,在镇敬老院生活的这几年,心里从未感到孤独,反而是满满的幸福。
以前家里住的那两间小平房整天黑漆漆的,冬日里大白天都要点着灯,下雨天还到处漏水,我年纪大了,一个人也修补不了,家里盆盆罐罐放了一地去接漏下的雨水。现在镇敬老院的房子又宽敞又亮堂,太阳晒不着,下雨淋不到。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室外有绿化植被、晒衣场、文体设备等配套设施;室内有电视、电话、衣橱、床椅等生活设施,我们就像住在小洋楼里,生活十分舒适方便。
以前,我一个老头子一个人在家都懒得做饭,经常对付一顿是一顿。到了这里,吃穿都不用愁了,每天到点准时吃饭,我的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今年,镇政府还在我们食堂实施“透明厨房”模式的基础上,推进“视频厨房”模式。在食堂后厨粗加工区、切配区、洗消区、凉菜间等关键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在聚餐大厅外设置电子显示屏,让我们这些老年人可以同步观察餐饮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让我们能对餐饮食品制作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规范操作行为,给我们创造了安全放心的饮食消费环境。
敬老院不仅硬件设施好,服务管理更好。今年夏天十分炎热,敬老院安排食堂为我们提供清凉点心,每天提供绿豆汤、菊花茶,并给我们每人分发了十滴水和仁丹,工作人员还买来冰镇西瓜等蔬果,督促我们多喝水,给我们宣传高温下防暑降温和安全卫生知识,让我们感到很暖心。
中秋节,凉亭村志愿者自筹资金近8000元,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月饼,还为我们养老服务中心71名孤寡老人购置了新的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虽然中秋团圆时我们不能跟家人在一起,但是有这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寂寞。
如今国家政策就是好,看病能报销,不出村能看上大戏和电影,村里安上太阳能灯,吃上自来水,种地不交税还发补助。我们这些孤寡老人还可以住在这么舒适的环境里,大家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还能享受这么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心和照顾,老了老了反而觉得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了,我们再也不会感到孤单寂寞。所有这些都要感谢党和政府民生工程好政策。(陈安斌 口述 陈璐 整理)
新闻推荐
9月17日下午,市三中高二(9)班熊万乐和谭子钊返校途经四方堰时,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呼救。“救命啊!我同学落水了!”听到呼声,熊万乐看到岸边有人指向水中的浪花,连身上的衣服都没来得及脱,一个猛子扎下去,拼命...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