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汪阿萍:情系梨园的“四栖明星”

来源:皖南晨刊 2017-05-10 04:01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汪阿萍正在辅导宣城的戏剧新秀,做好“传帮带”。

人物简介:

★汪阿萍,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连任两届),曾同期兼任两届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从艺30年来,活跃于主持、歌唱、舞蹈、戏剧界,被誉为宣城文艺界的“四栖明星”。擅长戏剧表演及导演,专攻文武花旦。先后领衔主演过《姐妹皇后》、《天下第一墨》等多部大戏;应邀参加“欢乐中国行”宣城站演出、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全省千名文艺家下基层采风”等活动。

★★★主演的《送瓜苗》一剧,获得“飞彩杯”第11届曹禺戏剧奖大赛演出一等奖,个人表演优秀奖;参演节目曾获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等殊荣。

一个人的艺术青春之路,究竟能走多远?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在观众心里能驻守多久?一个执著于舞台表演的艺术家,成功的背后泪洒多少?

采访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汪阿萍女士之后,这一连串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作为一位集晚会主持、歌唱、舞蹈、戏剧等“个人全能”于一身的著名“四栖明星”,从艺30年来,汪阿萍以她的表演天赋与不懈坚持,走出一条令人称道而羡慕的星光大道。

时光追溯到1980年代,在宣城市三中读书的汪阿萍,一直怀揣着腾飞的艺术梦想。临近毕业季,一个在心中萌生已久的想法渐渐成熟:从事舞台表演,追求自己所喜爱的表演事业。

1980年代中期,皖南花鼓戏剧团正值用人之际,汪阿萍通过公开招考,成了这个剧团里的一名新星。回忆起30多年前的那次招考,汪阿萍还记忆犹新。“那时的考官,是从省里下来的著名老师,个个都大名远扬。考唱功时,我选的是一曲黄梅戏经典唱段《谁料皇榜中状元》。直到唱完之后,我还站在那里,心里那个忐忑不安……没曾想几位老师碰了一下,只说出了淡淡的一句:过!

如何在高手林立的剧团里立足?当时,新成立的剧团风风火火,在皖南一带小有名气,排出的多部大戏中,每个角色的竞争颇为激烈。如何在竞争激烈之中脱颖而出?汪阿萍找到了一条另辟蹊径的路子:多数女演员,要么文旦,要么武旦;而我则要来一个全活:专攻文武花旦。

文旦贵在唱功,武旦重在打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些看起来天花乱坠的腰腿功、毯子功、把子功、扇子功、手绢功、水袖功等诸多功夫展示,哪里是一个女儿家要做的事情?更何况她专攻的文武花旦,虽说是在舞台上不要骑马射箭,但舞枪弄棒起来,再加上唱念做打……那可是要全活的。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如此高强度的训练量,汪阿萍居然还真的扛了下来。以至于后来她报考省黄梅戏团、杂技团、庐剧团等艺术团体时,主考官看到她复习动作时的稍一亮相,就对她的前景一致看好。

然而,出于对父母亲的孝道,胆小听话的汪阿萍顺从了母亲“不出远门”的安排。

由于孜孜不倦的努力,她的表演才能渐渐浮出水面。学员时期排练小戏《扫花堂》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喜悦降临了:团里决定,由她出演女一号马秀英。

这是一个具有恋爱情节与色彩的小戏。按照剧情,扮演马秀英的她,要与一位男青年边跳边唱。可是,还没有谈过恋爱的她,哪里会有这样的表演经验?然而,出演女一号的机遇稍纵即逝。坚定信心之后,汪阿萍在最终以出色的演技征服了圈内行家和广大观众。

1990年,剧团迎来了又一个重大机遇,代表全省选调晋京演出剧目《羯鼓惊天》。

当时,这个剧目赴省演出期间,原本决定由她演的是公主B角,因为原来的A角待产,“救场如救火”,节骨眼下,团里自然是想到了由汪阿萍挑起赴京献演的这副重担。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代表安徽省参演的这个剧目,居然获得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从艺30多年来,汪阿萍曾先后饰演过《姐妹皇后》中的玉莲、《百岁挂帅》中的穆桂英、《狸猫换太子》中的寇珠、《九曲蟠龙珠》中的梁凤珍、《三卷寒桥》中的党风英、传统戏《扫花堂》中的马秀英,以及《雷打张继保》、《珍珠塔》等大戏中的重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飞彩杯”第11届曹禺戏剧奖大赛中,由她在小戏《送瓜苗》中扮演的秀英,在与潘长江等众多国内一流大腕的同台竞争中,获得演出一等奖。

进入1990年代,特别是随着流行乐坛的“西北风”盛行之后,戏剧表演开始滑坡,作为安徽省五大剧种之一的皖南花鼓戏,也同样走向了低谷。

短暂的辉煌并不能掩盖剧团的窘迫。1990年,决定突出重围的剧团,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重大抉择:由沙爱龙担任团长并领衔主演的“皖南艺术团”亮剑苏浙沪,一个月内演出近30场,在当地掀起了一股“皖南风”。

一时间,在苏浙沪大地,“皖南风”剑锋所指,赞誉一片。戏剧与歌舞齐飞,古典与时尚一色,引发人气飙升场场爆满。为了拯救困境中的皖南花鼓剧团,身为“台柱子”的汪阿萍可谓是豁出去了。那一阵子,她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为了随团演出,她数次置个人身体于不顾,从装载道具的货车上跳上跳下。“在景德镇的一次演出,我真的是跛着腿上台演出,硬是支撑下来了。”据汪阿萍说,由于韧带撕裂,以至于戏服的裤腿都套不进去,最后不得已于演出途中,在宁国栖霞镇找了一位骨科医生救治了半个多月。伤情稍有恢复,她就带着十几副中药追上了剧团,随团完成了余下的南下演出。

南下演出之行,不仅为团里挣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缓解了经费方面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让代表宣城文化艺术的皖南花鼓戏剧团在戏剧文化繁荣的苏浙沪等地赢得了一片赞誉。

从艺30年来,她不仅辛勤工作在戏曲舞台上,还活跃在主持、歌唱、舞蹈的舞台上。无论是以不惑之年扮演“二九姝丽”的小村姑,还是在排练大戏《天下第一墨》时两个月内的废寝忘食,以及“欢乐中国行——宣城”站的乡土节目编导,为了她所热爱的表演艺术,扎根在皖东南这方热土的汪阿萍都做到了极致。

自2000年之后的近10年时间内,因为剧团整编,自己晋升国家演员的考级也遥遥无期,但汪阿萍一直坚守着心中的演员梦。艰辛的付出,迎来了喜人的收获。短短几年,汪阿萍的编导事业结出了丰硕成果:如今,市级各企业单位的大型晚会的编导之旅,为她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主创并参演了数届宣城市春晚;由她主演的《刘二嫂打呼噜》、《春江水暖》等小戏,拿下了省级大赛的重要奖项。

新闻推荐

撤销公告

我局于2017年4月18日发布的《宁国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宁交易国告字[2017]02号),因我局与规划部门关于土地用途表述有一定差异,经市政府批准,决定撤销SJ2017-01号地块出让,择日将...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短文三题2017-05-08 00:00
评论:(汪阿萍:情系梨园的“四栖明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