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预计“十三五”期间宣城市将再增加6000余张养老床位,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45张养老床位的目标。为保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早在去年年底,市民政部门就提前谋划好了今年各项工作,力促全市养老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支持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推动医养融合型养老项目建设方面,今年市本级启动宣城广济养老护理院、宣城乐而康护理院和宣城爱康养老中心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指导和帮扶力度,推进泾县爱晚工程·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建设按时序进度顺利实施。落实医养融合发展养老机构政策方面,今年,宣城市要求床位数在100张以内的养老机构,就近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随时提供诊疗服务;床位数100-200张的养老服务机构,在院内设立卫生室、医务室等卫生设施,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床位数在2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或与临近的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转型升级。一是继续抓好公办养老机构建设。今年市本级将启动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项目建设,投入建设资金3000万元,同时及时启动宁国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改扩建工程项目和泾县社会福利中心失能老人公寓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广德县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二是推进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在满足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要求的前提下,今年宣城市面向社会开展社会化代养服务,以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同时将敬老院打造成区域性农村社会福利中心,满足辖区内老年人活动和交流的需求。此外,宣城市还将继续推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建设,通过整合利用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医疗卫生机构等公共资源,增加为老服务功能。
强化实施政府服务保障工作。在落实政府托底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宣城市将城乡“三无”老人全部纳入政府供养范围,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2015年度当地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60%确定。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由政府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散居和机构供养的“三无”老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实施政府为居家困难老人养老购买服务,为城乡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散居“三无”供养对象、失能失智特困老人、孤老重点优抚对象以及低保对象中特困老年人等对象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运营补贴,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含200平方米),每个每年不低于2.5万元的运营补助;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每个每年不低于1.5万元的运营补助。 (张毅 本报记者 顾维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月26日上午,市领导王章来、李明、江伯友、吴爱国、黄敏等代表市委、市政府,前往南京总医院开展慰问活动,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氛围里进行了座谈。南京总医院院长...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