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宁国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强力推进“四换四驱”(即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网+换新,上市驱动、创新驱动、品牌驱动、物流驱动),着力构筑上市、创新、载体、生态、网+五大优势,不断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
构筑上市优势,推动企业资本化。按照“择优扶持一批、改制辅导一批、申报上市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的总体思路,该市不断完善企业上市激励政策,着力构建专业的交易平台、辅导平台、投资平台,畅通企业对接各层级资本市场的渠道,引导企业“量体裁衣”,扩大直接融资。同时按照“一个上市企业建成一个园区,一个领军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思路,最大限度地把企业上市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目前,该市上市企业中鼎公司产值过百亿、亚夏公司销售收入近百亿,双双入围全省民营企业营收十强。
构筑创新优势,推动产业高端化。坚持科技创新不动摇,深入推进安徽省县域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22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企业实验室通过国家CNAS认证;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7.9件;成功创建国家级橡塑密封件特色产业基地。坚持品质承载不动摇,打造“邦宁国泰、品质承载”城市质量精神,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首批25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城市唯一县级市。
构筑载体优势,推动布局集群化。该市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功能集合配套”要求,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6个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加速产城一体化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水平。在开展龙头企业主导型招商的同时,该市开展产业集群配套型招商,立足与泛长三角汽车整车产业配套,并成功引进一批关联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中鼎为龙头,以亚新科、保隆等为骨干,以汽车减振转向系统、摩擦材料系统和排气管系统三大系列产品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集群。
构筑生态优势,推动发展低碳化。立足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定位和森林覆盖率达77.8%的生态优势,该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生态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市内生态利益补偿机制,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以全省“提高资源产出率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目前该市共有100多家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提高资源产出率达25%。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推广标准化厂房,推动日益稀缺的要素资源向领军企业倾斜、向产业基地集聚。
构筑网+优势,推动业态融合化。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加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和“百企升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目前该市共有8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淘宝网宁国馆、“1号店特产中国·宁国馆”成功上线;获批安徽省首家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建设试点,现已建成农村淘宝运营中心和27个农村淘宝站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物流业天网地网工程,统筹网上与网下、基地与产地、物流与仓储P2P平台。(本报记者 顾维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宣城男子从浙江偷运垃圾到宁国填埋”事件有了结果,非法填埋的垃圾已全部清运至宁国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11月11日上午,市环保局、市公安部门专门...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