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宣城市以“创建国际性体育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抓住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机遇,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
场地设施日臻完善。除了今年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的市体育馆外,近两年,市区新增的明镜湖公园、梅溪河景观带等24个公园均安装了健身设施,免费对市民开放。同时,市政府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积极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目前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达50%,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51%。
学校体育后劲十足。2009年,宣城市体育局与教育局正式合并为教育体育局,“体教合一”让宣城市学校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具备重要优势。近年来,宣城市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提升计划”,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体育人才选拔大会、阳光体育大会等青少年体育盛事,并将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纳入对县(市、区)目标任务考核。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所、省级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所,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3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所,每年组织学生5300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级体育活动。
体育赛事有声有色。宣城市致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其中,市直连续举办了9届敬亭山登山比赛,2010-2012年共承办全国围甲联赛的10场主场比赛等。各县市区体育赛事也是红红火火:宣州区水阳江龙舟赛、郎溪县石佛山登山比赛、宁国市环青龙湖自行车赛……基本形成了“一县一品”的格局。
群众体育基础雄厚。近年来,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定期举办残疾人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并形成赛制。据统计,2014年,全市体育活动达4706场次,全市有35.2%的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16岁以上城市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22%以上,学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每天1小时以上达100%,为全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 顾维林)
新闻推荐
过去身份证照片“呆土傻丑”、“拿不出手”,一直是群众较为诟病的事。针对这种情况,宁国市公安局河沥溪派出所勇于创新,推行身份证等证件照“多拍优选”服务,直到满意为止,好...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