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实事、树形象、增素质”,这是宁国市汪溪街道每一个党员心中的目标,也是汪溪街道党建工作的方向。
今年以来,汪溪街道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主线,以激发党员干部队伍活力为抓手,积极搭建党性教育平台、层层推进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等方面,促进党建工作再出新成绩。
如今,党建工作已经成为汪溪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项目”。党建大舞台上,一场场“好戏”正在上演。
学习平台在身边
党工委中心组学习、读经典活动、上党课活动、集中学习教育、在线学习等,在汪溪街道今年制定的党建工作计划中,学习教育仍排在首要位置。而不同于以往的是,结合“三严三实”专题,今年,汪溪街道在学习教育方面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和形式。
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学、亲自抓、负总责,书记带头上党课、谈体会,各班子成员认真学、具体抓,并带领专题教育领导组办公室成员深入到各村进行宣传讲解。同时,结合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今年上半年,汪溪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8次,中心组成员撰写工作日志约80篇,组织各村书记集中培训4次,深入各村上党课46人次,累计受教育的党员达1420人次。
特别值得一提的,为了激发广大党员主动学习的热情,汪溪街道各党支部广泛开展“党员上党课”活动。每月选取一名普通党员走上讲台,既分享学习体会,也汇报学习成果。“重点突出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增强党性观念。”
在此基础上,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廉政教育工作,于8月5日邀请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纪检组长王琴为街道全体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开展廉政教育课讲座。同时,探索实施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党建专刊,实现党建动态宣传全面推送,并借助“一平台两中心”信息发送,普及党建知识,不断扩展学习平台覆盖范围。
基层党建渐完善
今年6月份,汪溪街道第一批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结束两年的任期,第二批指导员即将上任。近年来,汪溪街道积极引导境内规上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党群工作室,现有非公企业党支部8个,基层党组织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达标率为100%。
对于党建基础较弱的乡村,汪溪街道开展了整治工作。街道党工委结合上年度目标考核、星级创评和分类定级结果,在深入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发现联合村存在党组织服务功能相对弱化、党组织活动场所及便民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管理相对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汪溪街道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整顿方案。特别是自筹资金72万元启动了联合村党员活动和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该项目总面积468平方米,计划今年11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增强村级服务功能,提升村级服务水平。
“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廉洁从教,诚实守信,关爱学生……”这是汪溪初中党支部书记金飞剑给全校师生公开做出的承诺。为了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汪溪街道党工委与各党支部签订了党员承诺书、党组织承诺书和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党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将考核内容细化、量化。
“党建工作的层层深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将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工委联系群众的纽带,汪溪街道有效打通了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1-6月,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作为基层党建联系组长,带领联村干部进村入户200多户,办理事项350余件。
谋事创业为群众
贯彻“三严三实”,街道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统筹汪溪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以“项目提质年、城市提升年、旅游提速年”活动为主抓手,坚持抓项目载体、抓城市环境、抓社会民生,把推进年度重点建设类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1-7月份,基础设施类项目预算投入4000余万元,其中单体投资超千万元项目3个,汪联路正在建设,汪河路、汪古路基本建成;社会事业类项目投入400余万元,姚高、联合农村社区和党员活动中心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古林东头桥正在建设,汪溪中学道路、围墙建设基本完成,敬老院危房维修工程已完成;集镇建设类项目投入300余万元,汪古路至春城加油站段花坛、路灯建设已完成。
发挥村级组织作用,汪溪村党总支汪溪村党小组积极投身于美好乡村建设,在选址和布点规划过程中带头拆迁、带头让地、带头做群众思想工作,做美好乡村建设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带头宣传政策,通过串门谈心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让群众了解、认可并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中。8月4日,组织20余名村民代表召开规划评审会;党员带头清扫好自家庭院,积极参与道路、水塘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清扫与整治。姚高村党总支周高村党小组为美化百姓生活环境进行义务劳动,该党小组于7月9日沿长高路路肩种植花草,大家自费出资2000多元,按照预定计划分工合作,买苗子、除草、挖坑、栽植各司其职。历时一天,完成了自许高村至河南村全长2公里两侧路肩的花卉栽植,在村民中引起较好的反响。
注重党员创业带动,邓四斌是汪溪街道姚高村的一名普通老党员,但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他干出了一番不普通的事业。
2012年年底,为积极响应政府烟花爆竹产业结构调整,邓四斌创办的原宁国市姚高烟花爆竹厂退出转产。“当时我很是迷茫,干了大半辈子的烟花爆竹,转产谈何容易?”正当邓四斌一筹莫展之际,宁国市政府及汪溪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多次出外考察,及时引导他着手创办宁国市好人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向农业产业化转移。
今年春节后,邓四斌投资500万,建成252亩瓜篓生产基地。“预计亩产200-250斤,今年产值在140万元左右,”看着长势喜人的瓜篓,邓四斌高兴地说。
公司虽然还没有正式投产,但每天要雇约50人到公司来帮忙,平均一个月要支付15万元左右的零工工资。等正式投产后,公司能接纳150人以上的劳动力。这对于留守老人较多的姚高村来说,是一个解决闲置劳动力的大通道。
下一步,邓四斌将进一步发展休闲旅游观光产业。
8月初,汪溪街道办事处农业发展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到邓四斌的瓜篓生产基地考察,积极准备材料,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帮助邓四斌将企业做大做强。
“街道办事处领导给我很多指导和支持,我有信心把这个项目做好,”邓四斌说,政府的支持给了他信心,也坚定了他为乡亲们做实事的决心。
除了给当地老百姓创收,邓四斌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生产基地周边田地的交通状况和灌溉条件。长约1.5公里的水泥路代替了原来的泥巴路,将村庄直接与农田连通,与此同时,灌溉水渠也拓宽了近一倍。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邓四斌所做的事情,正是对这一精神最好的诠释。
新闻推荐
●9月8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标赴宁国市督查福利企业、人防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市政府办、人防办、残联及宁国市政府负责人陪同。刘标先后察看了凤...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