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玲峰 本报记者 余结红
日前,安徽省2015年绿色村庄示范试点公布,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榜上有名,全省共28个村庄入选。
这是继成功打造安徽省美好乡村示范点之后,山门村亮出的又一张“新名片”。
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山门村闪现出不少新亮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支持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笔。
美好乡村建设正当时
山门村下辖36个自然村、4500多人。自2006年以来,山门村倾力建设新农村。从新农村建设到美好乡村建设,变化的是名字,不变的是共建美好家园的激情。
2013年年初,山门村被列为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全村的百姓迎来了新希望,也遇到了大难题。“因为资金缺乏,建设迟迟没能启动,”据港口镇美好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山门村村委会与企业合作探索“村企共建”美好乡村的建设新模式,成立了山门美好乡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依托“山门洞”名胜古迹和文脊峰自然生态景区,今年,山门村迎来了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到“景区建设”的关键期。“我们致力于将山门村建设成集文化瞻仰、历史寻源、生态休憩、隐居度假、农事体验为一体的3A级风景区,这是我们今年的重点计划。”山门村村委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大建设需要大投入,山门村正在翘首等待着一次新的升级和蜕变。
项目落地碰上好时机
2014年6月,宁国市(港口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土地治理项目在山门村正式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87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20.4万元,群众筹资投劳共计58.6万元。
在项目规划图上,记者看到,新建机耕桥2座,清淤衬砌排水沟0.763km,开挖村砌路边购3.55km,改建3m宽沥青路0.21km……各类项目被清晰地公示出来。
“当前正值我们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建设和景区打造的关键时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能安排在宣城市、在我镇实施,机遇来之不易,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港口镇财政所负责人对记者说。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山门村找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与美好乡村建设的衔接点:道路“白改黑”改善交通状况,沟渠拓宽提升防汛和灌溉能力……为了配合山门村3A级景区打造,山门村还分出项目资金,在山门景区的入口处挖了一方荷花池,并在村里开辟了苗圃基地。
从2014年6月启动建设,到今年6月份工程基本结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土地治理项目在全民建设美好乡村的火热氛围下,得到了更多支持,工程推进十分顺利。
乡村面貌发生大变化
一个项目牵两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将国家、省、市县级财政对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美好乡村的支持,传递到山门村每一位老百姓的心里。如今,山门村已然是一个“大景区”。而其中,最好的风景,无疑是更美的村容村貌和更甜的百姓生活。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整个过程就像是群众‘把脉问诊\’,提出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然后镇村两委班子及时开出相应的‘处方\’。”金文忠的话很快得到了印证...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