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天湖街道坚持“强工、富农、拓三产”的发展思路,全力引导带动辖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持续稳定,设施不断完善,环境日益优美,人民安居乐业。今年,该街道紧紧围绕宁国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年初即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增效年”、“农业发展创新年”两项活动,现已实现“年度过半、任务过半”的总体目标。截至6月底,上半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1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0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
强工富农拓三产
2015年天湖街道积极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强化产业招商、推动项目建设落地发展、寻求农业创新突破,结合实际,发展辖区经济,推动社会发展。
招商引资聚活力。天湖街道工业园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工业分区,今年以来,在逐步下滑的经济背景下,该街道努力寻求突破、不断优化招商环境、继续扩大招商引资。集中开展辖区企业调研工作,摸清企业发展现状,对症下药开展帮扶工作,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同时搜集招商信息,增加招商渠道;走访调研企业经营状况,目前辖区绝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正常经营生产状态,90%的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天湖街道继续推进“工业经济增效年”,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截至目前,裕隆二期项目、宣城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项目已经全部完工,即将投产运营;品品酒业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计划年内可投入使用;宁国天然气支线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工作已经结束,确保项目正常施工;市公安局警察培训基地项目和天湖机动车检测线项目已经启动,规划、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陆续开展。
农业创新求突破。农业发展创新是近年来天湖街道常抓、狠抓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更是破冰之年,力争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打造现代特色农业。4月,集中开展农业发展专项调研工作,组织召开农业大户座谈会4次,参与交流农民40多人,提出有效农业发展建议20多条;5月,组织14名办村干部赴黄山区三口镇、长兴县泗安镇开展参观学习考察活动,重点学习两地的农业产业规划、具体做法以及扶持政策。同时基于调研考察,积极谋划,制定出台《天湖街道农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用以指导天湖农业合理有序发展;尝试引进蓝莓种植与加工的“南烛”项目,目前已完成前期论证、规划、征地工作正在试验种植。
文明集镇新风采
绿树掩映的村庄、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图文并茂的“道德墙”、文化广场上悠闲自得的老人和孩子……穿梭于天湖街道的街头巷尾,处处彰显生机和谐。近年来,天湖街道以打造“小而精、富而美”的新天湖为目标,在谋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同时,始终把集镇文明创建和环境整治作为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街道继续加强保洁队伍的建设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做到动态巡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确保保洁出成效;积极探索农村清洁工程市场化运作方式,进一步保障农村环卫水平;继续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1600平方米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计划总投资60万元;开展了“天湖好人”评比表彰活动,并在市文明办已经结束的两次双月评比考核中,分获一、二名的优异成绩。
惠及民生保和谐
民生改善保百姓实惠,在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推动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改善、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是集镇建设的首要目的。今年以来,天湖街道始终将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谋民生之利,解民众之忧,为辖区百姓营造和谐美丽的新家园。
社会事务有序推进。该街道积极筹划制定政府购买校车服务的方案,并初步确定了校车购买及运行管理事宜;完成该街道枫河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调整及医务室维修工作,确保卫生室正常运转;继续推进库区山场确权办证工作,59个村民组库区山场外界界定逐步清晰;继续推进天湖公墓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70%;同步开展辖区国有资产重新核查登记工作并于5月完成外业工作;继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7起。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完成集中防洪及污水处理综合工程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现已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了天湖水库、螺塘水库和新塘水库等三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升了水库防汛抗旱功能;开展天湖文化广场全面维修工作,目前主要维修工程已结束;完成了集镇公交站至该街道皖南农商行段雨污水治理工程招投标工作并于近期启动建设。
新闻推荐
宁国讯 近年来,宁国市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打造一流创业环境,鼓励包括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在内的全体劳动者自主创业...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