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宣州区养贤乡供电人员冒雨抢修倒塌电杆。
本报记者 陈星摄8月10日上午,工作人员正在关闭宣州区周王镇跃进水库闸门。
本报记者 叶竞文 摄8月10日上午,电力部门正在宣州区沈村镇杨城村民组抢修风毁线路。
谢祯莉 本报记者 戴巍 摄8月10日上午,台风过后,宁国市霞西镇朱村至虹龙乡村路段有杨树倒地阻碍交通。霞西森林派出所民警会同林业站工作人员经过近3小时紧张工作,将路障清理干净。 刘祥子 朱卫星 摄
8月9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肆虐了宣州区沈村镇杨星村,造成房屋受损和人员伤亡严重。龙卷风过后,记者在这个昔日宁静的村子里,不仅看到了折断的树木和毁坏的房屋,还感受到了灾害中互助的温情,见证了灾后重建的热情。
台风无情 人间有情
“风呼呼得响,声音大得能吓死人,天一下就黑了,一眨眼墙就裂了。”54岁的李多子是杨星村沈墩村民组的一位普通村民,她说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可怕的风。听见风还在响,李多子不敢出门。但她突然想起,圩埂边上还有几户老人独住,“他们房子比我家的小,肯定更危险。”放心不下老人的李多子,顾不上害怕,推开门就来到圩埂上。
一眼望去,三间房子倒了,李多子一下子就慌了,“喊人帮忙!”李多子跑回村子里,挨家挨户的喊人。很快所有人都来了,但老人被埋,没有工具?“动手扒!”李多子二话不说用手扒起瓦砾,村民们见状,纷纷也开始用手扒。龙卷风过后,依然下着大雨,但没有人想着撑一把伞,在他们心中,想着只是争分夺秒,去救援那埋在瓦砾之下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李多子的带领下,徒手扒了半个多小时,终于,4名老人被众人从三间倒塌的房屋下救出。此时,所有人都浑身湿透,不少人双手早被瓦砾划破,鲜血顺着雨水往下流。李多子第二天嗓子就发炎嘶哑了。
老人救出来了,但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龙卷风将路边一棵棵树木刮倒、刮断,村子里的道路全部被堵塞,车子进不来。“你们在前面砍树,我来背他们出去!”刚刚救完人的曹小文站了出来。曹小文原本不住在村子里,但当亲眼目睹龙卷风向村子方向行进时,他顾不上被掀翻的渔船和房屋,更顾不上危险,一边报警一边急急忙忙往村子里赶。他刚进村,龙卷风就肆虐了村子。自家的平房屋顶也被掀走,但听到李多子的呼喊,他仍旧第一时间赶来救人。
雨还在下,但时间不等人,曹小文背起一名受伤老人,行走在泥路里。路边不时有断裂的树木拦住道路,曹小文手脚并用,攀爬起来。有好几次,都因体力不支,差点摔倒。就这样,曹小文来回背了两个受伤老人,走了六七公里,将老人送到鱼塘边的车上,开车将老人送到医院。在医院里,曹小文一个一个地联系老人们的家属。有一位老人没有子女,曹小文就一直陪护在医院,一夜未曾合眼。期间,早已湿透还在滴水的衣服一直穿在身上。直到第二天下午3点,曹小文掏钱找来护工陪护老人,自己才得以赶回家看看自己那被掀了屋顶的房子。
清障抢修 争分夺秒
在沈村镇,记者不但听到了许多温情的互助,也看到了多个部门抢修的火热场景。
因为龙卷风沿着杨星圩埂行进,这条三个村民组出入的通道,被折断的树木阻塞了近一公里。8月10日中午12点,记者循着电锯声音,来到清障现场。
“老陈,你的脚没事吧。”“不管它,哪有时间看。”在杨星圩清障工作现场,一段对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答话的人叫陈德生,正坐在树干上,埋着头用锉刀修理电锯。他是宣州区林业局派来清障的工作人员。陈德生在清障过程中,脚被一根十厘米长的钉子扎上了。但他只是拔出钉子,连鞋子都没脱,就继续清障。“你怎么不看看伤口,小心破伤风。”听到记者问话,陈德生依旧没有抬头:“这地方就我们两个电锯手,不能耽误事。”说完,他修好电锯,快速地走到一棵拦路树前,开始锯了起来,记者这才看见,安全帽下,他整张脸都挂满了雨水和汗珠。陈德生和另外一个电锯手飞快地切断树干,旁边的施工人员迅速肩扛手抬,移走树木,一些很重的树木把大家抬得脸都憋红了。但是,所有人没有一个说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个共识:“10日下午6点前,路必须通。”
“一二三,拉!一二三……”在杨星圩的入口道路旁,五个电力维修人员,在雨里奋力的拉着一段电缆。多日的雨水让杆线旁道路泥泞湿滑,一名略显瘦小的工作人员,紧咬着牙,绷紧着躯干,随着口号声用力将身体下蹲,想借助这份下蹲的力量增加对电缆的拉力。他们的头顶上,另一名抢修人员正在高空上指挥。受台风、龙卷风影响,这段道路旁有五根电线杆被刮倒,多处电缆受损。他们从10日早上6点开始抢修,从埋电杆,到重新架电缆,整整6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顶风冒雨,没有吃上一口东西。
“请问你怎么称呼?”见拉完电缆,记者走到身材瘦小的工作人员身边询问,“你不要写我名字,你就写宣城市阳光电力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的员工就行。”他告诉记者,他们力争在当天下午两点前恢复供电:“没有电,大家的生活不方便都着急。”
新闻推荐
郎溪讯 8月11日,郎溪县飞鲤镇召开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会议,各村党委领导、林业站工作人员及部分林业大户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了国元保险公...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