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除此之外,今年3月,宁国率先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在全市26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指导帮助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质量关键岗位考核机制,全面推行先进管理模式,明确首席质量官对产品质量有否决权,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建立了“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机制”。
亮出漂亮成绩单
晚风习习之下,宁国市民在宁阳公园、南山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漫步,在休闲中感知城市质量精神和文化。
市行政服务大厅内,各种事项集中办理,行政审批速度加快,让来办事的百姓竖起了大拇指:“方便、快捷,让咱老百姓省事儿。”
在各方努力下,宁国质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迈入质量时代,给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质量成绩单。
产品质量更上水平。工业企业采标率达100%以上,全市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95.8%,农、畜、水等农产品监管覆盖率达100%;特色农产品生产采标率达100%,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6.9%。
工程质量大幅提高。2012年-2014年全市新开工建筑均通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90‰,建筑技能比重达100%。交通工程质量进一步提升,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高速公路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和优良率均达100%;县乡道、村村通、危桥改造等地方建设交通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均达100%。水利工程质量得到提升,2013年至今,全市共92个水防工程的竣工验收均一次性通过验收,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服务质量不断增强。2014年旅游项目投资达8.7亿元,游客接待量达5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2亿元。绿地系统、综合防灾、公共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城市风貌特色塑造试点县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修建了宁阳公园、南山公园、龙潭公园、滨河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新增城市绿地42.6万平方米,群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逐年上涨。
环境质量极大改善。2013年1月被正式授予“国家生态市”称号,成功列入“第五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农村环境极大改善,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设施36座,处理能力达2740吨/日,建成垃圾中转站(含村转运站)14座,垃圾房(池)2340个。水源地防护设施1处,截污坝65米,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43个。每年修建100公里村村通及延伸工程,农村环境得到本质提升。节能减排逐步推进。全市实现减排二氧化硫993.1吨,化学需氧量891.6吨。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关闭22家结构减排企业。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积极实施黄标车淘汰工作,共淘汰机动车1990余辆。依法取缔、关闭小造纸企业7家、小电镀企业4家、选矿厂1家,有效保障了环境质量。
“我们一定要坚持质量引领方向,并不是为了争创而争创,更不是走形式化和面子工程,我们争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经济更有效益、民生更加幸福、城市更富魅力、文化更有品位、生态更加美好、政府更趋高效,大家都能够在追求质量的道路上,获得发展、获得提升。”吴四清如是说道。
质量提升,永无止境。宁国正在走出一条以质量强市为切入点,带动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质量振兴之路。
新闻推荐
“心底无私天地宽,身正能行万里船”、“以尽责心做事,以敬畏心律己,以感恩心待人”……在宁国市地税局办公楼6楼会议室前的走廊上,大大小小近百幅以“廉”为主题的书法、绘...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