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立足加强矫正监管,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的通知》,明确工作责任和监管措施。从接收到解矫每个环节,从档案管理到台帐制作每一个细节,从实施奖惩每一个步骤,均按照规定程序规范运作,将监管安全落实到位。依托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将安全监管由“周闻其声、月见其人”升级为“周见其人,日闻其声”。严格按照《评估办法》开展社区影响评估工作,依托监管系统平台建设,每月严格落实刷证报到和手机定位监管工作。全市每月平均刷证率达到96.5%,手机正常定位率达到91%。
★1月27日,郎溪县司法局在县检察院的监督、县法院的协助和县公安局的配合下,工作人员押解社区服刑人员徐某前往宣城市看守所收监,执行首起撤销缓刑案件。
★1月28日,宁国市司法局联合检察院在宁墩司法所开展梅林镇、万家乡、南极乡、宁墩镇等四乡镇社区服刑人员集中点验警示教育活动。
★2月4日,旌德县司法局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开展了社区服刑人员集中点验活动。
★3月17日,泾县司法局联合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公安局,在泾川镇给近期入矫的31人进行了一次“重塑新生,回报社会”的主题教育活动。
★3月25日,绩溪县司法局组织开展了社区矫正中心集中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媒体记者、社区矫正志愿者、社矫工作站站长、社区服刑人员家属、当地民众等10余人参加。
★3月27日,宣州区举行社区矫正中心开放日活动,该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带领参观了社区矫正中心,详细介绍了电子监控、远程探视和心理咨询等功能室作用,同时就社区矫正有关知识和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全方位展示了宣州区社区矫正工作和开展情况!。
★4月23日,在泾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庄严的国徽下,宣城市中级人民院裁定泾县社区矫正人员曹某减刑四个月。
社区服务篇
3月11日,宣城市社区矫正人员“新生起航”大型植树活动在各县市区社区矫正“新生林”公益劳动教育基地顺利开展。
该项举措系市司法局联合市林业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部署,在各县市区创新建立了社区矫正人员“新生林”公益劳动教育基地。该基地项目系全市社区矫正人员“菜单式”公益劳动项目之一,意在通过植树、松土、除草、施肥等林木管理让社区服刑人员树木的同时树人,鼓足勇气面对新生活,顺利回归社会。
据统计,全市共1056名在册社区矫正人员参加了该项活动,种植新苗3000余株,修整基地、清除杂草近30亩。
★宣州区司法局在本区宣狸路五星段建立了占地近百亩的“新生林”公益劳动教育绿色长廊。
★宁国市司法局在竹峰办事处竹峰村建立“新生林”集中公益劳动教育基地。
★郎溪县司法局联合县林业局在十字镇高井庙林场成立社区矫正“新生林”公益劳动教育基地。
★旌德县司法局在县城北面的兔儿山建立“新生林”集中公益劳动教育基地。
★绩溪县司法局在华阳镇建立“新生林”集中公益劳动教育基地。
★泾县司法局在景星林场建立“新生林”集中公益劳动教育基地。
帮困扶助篇
5月8日,由民盟宣城市委绩溪总支盟员组成的“黄丝带”帮教团来到绩溪县社区矫正中心,针对该县社区服刑人员中务农人员多、科学务农意识淡薄的特点,举办了一期“以科学务农”为主题的培训班,全县40名涉农社区服刑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从专业角度就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做了专题讲解。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县农委高级农艺师胡虹就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做了细致的讲解,农业科学培训让广大涉农社区服刑人员充分认识到务农也是一门“技术活”。适时在涉农社区服刑人员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保护了涉农社区服刑人员务农生产积极性,对于从事农业的社区服刑人员自立自强、顺利回归社会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培训课还以生动详实的案例还原了大量发生在身边的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问题,这让广大涉农社区服刑人员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命关天,良好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市场,除了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更需要每一位农业生产经营者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的提高。
此次培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受到了广大涉农社区服刑人员的欢迎。课后,授课专家还与涉农社区服刑人员以科学务农热线的方式保持互动,对于今后涉农社区服刑人员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和随访。
★4月28日,“黄丝带帮教行动”进宣州区社区矫正中心,为50余名从事个体经营的社区服刑人员送去税法知识讲座。
★5月15日,“黄丝带帮教行动”进绩溪县中学,为绩溪县7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送去一对一心理辅导。
联合执法篇
为进一步做好“三类罪犯”执法回头看和社区矫正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社区矫正项目化管理工作,近日,市司法局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市档案局组成社区矫正执法督查组,对6个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24个司法所进行执法督查。
执法督查将通过“六查六看”摸底子清明细。一查矫正中心运行,看是否建立健全常态化、实用化运行机制;二查社区矫正档案及台帐,看是否达到规范化要求;三查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看各项工作部署是否有效落实;四查“三类罪犯”执法现状,看执法难题是否化解;五查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再犯罪,看社区矫正监管执法是否到位;六查社区矫正项目化管理进程,看各项任务是否对账消单。
★3月30日,市司法局受省厅委托组成社区矫正专项检查考核组,赴宣州区司法局进行示范县申报创建验收初评工作。
★4月8日,市司法局召开公检法司联席会议,就当前如何加强对社区矫正衔接配合问题进行深入座谈讨论。
★6月上旬,宣州区司法局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区矫正监管安全专项检查活动。
★6月中旬,市局督查组赴六个县市区进行社区矫正执法督查。
★6月18日-19日,全市社区矫正执法档案规范化现场会在郎溪县召开,市司法局副局长赵帆,市局社区矫正支队,各县(市区)司法局分管社区矫正工作副局长、社区矫正中心主任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市公安、检察院、市中院和郎溪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项目推进篇
实现档案管理达标。联合市档案局对宣城市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和工作档案进行培训,开展档案达标验收工作,2015年底各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档案、2016年6月底前各司法所档案均达到规范化要求。
开展心理阳光矫治。加大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师培育力度,配齐心理矫治软件和矫治设备。联合心理矫治专业机构成立心理研究工作室,建立完善心理矫治档案。建立社区矫正心理危机甄别预警机制,将苗头性危机在第一时间化解。
搭建应急监管指挥平台。建立贯通市县乡三级的信息监控指挥平台。推动建立与公、检、法、监狱及等部门相关网络平台之间的联接,逐步实行交付接收、提请治安处罚、提请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等执法活动网上办理,实现社区服刑人员信息互联互通。
启动未成年“N+1”关护工程。积极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团市委、关工委等部门及“三师团”(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原辩护律师、学校班主任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组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关爱导师”,充实完善有利于未成年人教育改造的矫正小组,最大限度的帮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深化“黄丝带帮教”四季行。依托民盟志愿者成立健康使者、法律服务、心理矫治三个小分队和一个民盟讲师团,开展黄丝带帮教“春训”进基地、“夏练”进监所、“秋培”进中心、“冬暖”进社区四季行活动。
宣城市司法局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监管安全为重点,积极整合社区矫正资源,探索优化模式,强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截止2015年6月30日,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263人、累计解除矫正人员3353人,目前在册矫正人员910人,2015年上半年未发生一起重大恶性、群体性事件,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1‰以下。
新闻推荐
8月10日上午,宣州区养贤乡供电人员冒雨抢修倒塌电杆。本报记者 陈星摄8月10日上午,工作人员正在关闭宣州区周王镇跃进水库闸门。本报记者 叶竞文 摄8月10日上午...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