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工作群众做,干部也是群众的一份子。”在宁国港口镇近期的一次党政例会上,太平村党总支书记陈光鹏的一席话让在场的党员干部深受启发。今年,太平村着力打造屠村美好乡村示范点,从前期方案的制定,到各个工程的落地,群众的参与贯穿始终。
让群众理解
“群众的工作最难做,群众的理解最难得。”一直以来,村镇干部工作的推进,难点和关键点都在于得到广大老百姓的理解。“如果没有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我们寸步难行。”陈光鹏深有感触:“特别是美好乡村建设,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需要来自群众的支持。”
在屠村之前,太平村已经建设过两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虽然村委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但群众反响平平,没有达到“人人参与、人人满意”的效果。“我们当时采取的方式是集资建设,镇、村都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效果不佳。”一位村干部向记者介绍了太平村前期美好乡村建设的情况。太平村党总支积极总结前期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当前美好乡村建设的形势和群众引导工作的效果,得出了“克服老百姓等和靠的思想”这一破题点。
结合太平村当前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陈光鹏对“群众路线”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要充分激发老百姓的热情和创造力,引导他们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中,从而做到让群众知晓、让群众满意。”从干部引导群众到群众互相带动,陈光鹏看到了一条“既建设好乡村又引导好群众”的新路、好路。
让群众放心
屠村是宁国市最大的自然村,村里有8个村民组、427户村民,人口达1071人。因位置较偏,交通不便、村容脏乱,是港口镇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洼地”。
在工程建设之前,太平村党总支多次召开部署会、动员会。与以往村委例会不同,这几次会议邀请村民代表参加,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两委及镇联系村领导共同商讨美好乡村建设的相关事宜。“我们希望通过动员一批有威信的村民代表,来听听我们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想法和做法。”陈光鹏说:“村民代表的引导和激励,比我们10趟、20趟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要有效得多。”
屠村美好乡村建设,以“户户通”工程为切入点,村民独资修建门前经过路段、集资修建公共路段,在规定时间内工程完工后经村委会组织验收,按照混凝土实际使用量折算费用,按40%的造价补贴给出资农户。
这一补助比例在屠村美好乡村建设方案中有明确规定。“我们这个方案,是由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来定稿的。”陈光鹏说。结合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村委会制定方案的基本框架,将方案逐项向村民代表说明,村民代表向广大村民解释方案的内容并征求意见,方案调整和完善后,由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通过。“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我们要确保所有村民都了解情况。特别是当时讨论要选取多高比例的补助、老百姓有多大的支付能力,村民代表的意见是我们最关键的参考因素。”陈光鹏解释道。
让群众参与
如今,在太平村屠村美好乡村示范点,“美好家园要靠自己的双手建造”已经不再是生硬的标语,而是融化在老百姓建设美好乡村的欢笑和汗水里,成为内化于心的共识。
“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满意,就会主动参与,这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陈光鹏看到了许多令他欣喜的新变化:建设进度和群众满意度逐渐提升,镇、村投入大大降低,驻村干部也节省了很多精力。当前,屠村美好乡村建设正按照前期制定的方案顺利实施,“户户通”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村容整治也在按计划推进。
吴世风是太平村屠村的一名村民组长,他家距离村里主干道180米左右,仅有一条沿河的泥巴路通往大路,这条土路还是下游住户到村里主干道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不便。今年年初,吴世风听说屠村要实施“户户通”工程,除了自己积极出资之外,他还发动周边村民。“路修好了,是方便我们老百姓,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如今,一条长达300米的沿河水泥路已经建起,群众投入资金达33000元。水泥路通往村里的主干道,解决了周边90户住户200多人的出行问题。
回想起当时修路的场景,陈光鹏还有些激动:“老百姓自己参与其中,有时主动上前帮工人的忙,有时现场监督工程质量,他们很放心。最让我感动的是,很多村民主动给建筑工人端茶倒水,这在以前很少见,现在大家都乐意这么做。”
陈光鹏还说,要让老百姓放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老百姓的承诺必须要兑现:“今年10月底之前,我们要将‘户户通\’工程给老百姓的补助全部兑现,这个拖不得。”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宁国市河沥溪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党建,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机制。新风尚带来新作为,街道面貌随之焕然...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