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港口湾水库作为宣城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是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的生态胜地。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港口湾水质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部分水岸段污染较为严重。为了保护好“青山绿水”,宁国市不断加大对港口湾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严格项目准入,加强环境执法,建立常态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坚持规划管控,严格项目准入。宁国结合市域各地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2009年在全省县市率先制定了生态主体功能区划,明确各自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并建立了生态利益补偿机制,每年设立300万元专项资金,对确定为自然保护区的乡镇给予生态利益补偿。库区5个乡镇、街道均划分为自然保护区和农林旅游区,属于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截至目前,宁国市在库区流域仅审批建设项目7个,均为林业种植业,涉水工业项目一律禁止准入。同时宁国市注重加强库区核心区规划管理,2014年出台了《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核心区管理技术规定》,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将青龙湾度假区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三类区域,在建设用地、项目准入、空间管制、建筑容量等9个方面实施规划技术管控。下一步,宁国还将开展《青龙湾水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库区水环境综合利用保护。
加强环境执法,突出保护为先。为了加强库区环境保护,宁国市严格环境执法,加强库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库区及周边涉及环境类行为日常巡查,2013年至今,共取缔涉及环境违法建设项目3处。同时,为确保库区环境执法取得实效,2014年2月,宁国市与旌德县人民政府签订《水阳江水体跨界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打破区域分割,合力应对跨界污染纠纷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切实维护了环境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宁国市还于2013年投入1.45亿元,完成了13.5公里的港口湾源水取水管道工程建设。根据水源地保护相关规定,宁国市科学划定了水域、陆域两级保护区,制定了水源地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日常饮用水水质监测,对饮用水水源地实行最严格保护制度。
加强综合治理,建立常态机制。在加强对港口湾水库治理中,宁国市通过开展采砂专项治理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行动,建立治理的常态化机制。自2013年2月起开始,宁国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取缔各类非法采砂及加工点70处,其中港口湾水库库区11处。同时,结合全省“三线四边”专项治理行动,重点以农村垃圾处理为突破口,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全天候、全覆盖”和“常态化、市场化”运行模式,努力实现从“要我清洁”向“我要清洁”转变,“低水平起步”向“高水平运作”转变,“强行入轨”向“常态运行”转变。
(本报记者 何媛媛)
新闻推荐
受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定于2015年7月8日15:30时对以下标的按现状依法在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交易大厅以“网络电子竞价”方式进行公开拍卖,现公告如下:  ...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