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国市公安局西津派出所警民联调室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由派出所民警和社区退休干部组成,每天绕着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转,而且自去年11月份联调室成立以来调处了500多起纠纷。他们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金牌调解团”。
和风细雨的“知心大姐”
爱笑,这是杨金荣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聊天中,她始终不慌不忙,轻缓的语调中透着一股亲和力,俨然一个“知心大姐”的形象。
今年53岁的杨金荣有着30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去年退休回到家里后,杨金荣本以为能够悠闲地享清福,未料一个“邀请”让她重新投入了忙碌。“当时西津派出所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够担任警民联调室的调解员。”杨金荣坦言,接到“邀请”后,自己着实做了一番思想斗争:“这么多年社区工作干下来确实有点累,很想好好休息。”
不过,杨金荣最终还是转变了想法。经过与派出所工作人员的沟通,杨金荣觉得既然社区有需要,自己还是应该发挥好余热,继续为居民们多做一些实事。
到联调室的第二天,杨金荣就接到了一个纠纷。她回忆道,当时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因为离婚时财产分配问题发生了争执。“见到他们俩时,两个人一点都没有讲和的迹象,我就在一旁看着让他们吵。”杨金荣解释说,很多时候调解双方都有话要说,即使想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也很难听进去。
过了很长时间,这对年轻的夫妻终于停止了争吵。杨金荣这才把双方拉到联调室,当面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接着,她又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分别找两个人谈了话。“跟他们谈话也是有技巧的。”杨金荣说,这个时候矛盾双方最需要的就是认同,所以在交谈时要尽量肯定对方的一些做法。就这样,最终杨金荣仅仅用了两个小时便把矛盾化解了。
当然,除了和风细雨地讲道理,杨金荣最擅长的是“用事实说话”。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非常喜欢看一些法制节目,并且有随手记录的习惯,时间一长自己就在脑海里积累了很多案例,然后在实际调解中“活学活用”。
“调解的时候光说大道理是没有用的,很多时候需要用身边的例子现身说法,这样才有信服力和感染力,调解起来才会有效果。”杨金荣说。
以理服人的“严肃警官”
与温柔的“知心大姐”杨金荣不同,今年59岁的李胜凯算是这个“金牌调解团”里比较严肃的一员。
“对于能好好讲道理的,可以跟他们讲道理,而那些胡搅蛮缠的,有时候确实需要严肃一点。”自2002年进入西津街道派出所工作起,李胜凯在所里一直从事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这么多年干下来也有了不少心得体会。
前不久,宁国城区一个早点摊摊主因为另一个早点摊摊主“抢”了生意,两人当街发生了争执,并且在争执过程中推推搡搡地打了起来。接到报警后,李胜凯很快把两人请到了警民联调室。由于双方心里都忿忿不平,所以刚到聊天室时两人仍在打嘴仗。无奈之下,李胜凯只能严肃地“呵斥”了几声,他们这才慢慢平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说清了事情经过。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次,西津街道办事处罗溪村一位村民因为邻居在附近跳广场舞打扰了自己休息,一气之下上门砸掉了对方家里的电视机。接到报警后,李胜凯很快上门做起了调解工作,但这位村民不仅不听劝解,反而从头至尾都在大喊大叫。(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宁国讯 为改善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连日来,宁国市住建委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市31个在建房屋、市政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混凝土搅拌站的材料堆场、作业面等场...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