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宣城市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以“创建国际性体育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抓住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机遇,创新思路,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体育产业企业115个,其中体育服务业37个、体育健康产业园15个、体育制造销售业63个,从业人员约3000人。全年体育产业投入39550万元,实现产值17588万元、利税3440万元,体彩销售24928万元。市教体局被评为2014年安徽省体育产业先进单位。
学校体育后劲十足。2009年宣城市体育与教育局合并为教育体育局,教体合一的优势促进了学校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推进“学校体育提升计划”,将中小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纳入考核。利用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和场馆设施举办各项体育比赛,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体育人才选拔大会、阳光体育大会、田径锦标赛等青少年体育赛事。将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纳入对县(市、区)目标任务考核,全市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所、省级8所、市级6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所,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3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所,市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34所,每年组织学生53000余人次参与国家、省级体育活动。出台政策特招76名运动员到8所省、市级示范高中集中学习训练,依托学校布局球类等集体项目,形成“市队校建”的格局。
群众体育基础雄厚。宣城市有各类群众体育组织221个、俱乐部7个、体育健身辅导站140个、晨晚练点981个。全市群体组织会员10余万人,经常参加体育比赛的群众有20余万人。培养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015人(不含广德县),按户籍人口计算万人拥有数17.9人,远超省、市《全民健身计划》要求的比例。市、县政府定期举办残疾人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并形成赛制。教体局每年对各单项协会实行年度考核,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市本级每年重点培育2个以上体育协会。2014年全市体育活动达4706场次,全市有35.2%的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每天1小时以上达100%。全市初步形成了“每个人有个爱好,每个家庭有个运动,每个社区有个特色,每个学校有个专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体育赛事有声有色。多年来宣城市致力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形成“一县一品”的格局。市直连续举办了9届敬亭山登山比赛,31届迎春长跑比赛。2010—2012年,宣城市共承办全国围甲联赛的10场主场比赛。除此之外,各地都结合当地特色,举办了一系列赛事,宣州区水阳江龙舟赛,郎溪县石佛山登山比赛、环“天子湖”半程马拉松比赛,宁国市环青龙湖自行车赛和广场健身舞赛,绩溪县每年5月30日都举行全民健身日活动,旌德县坚持举办智力运动会、乒乓球、广场舞等比赛。 (本报记者 徐晨)
新闻推荐
宣城市拟推荐的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及 首届安徽省美德少年候选人名单公示
根据省文明委《关于开展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及首届安徽省美德少年推荐评选活动的通知》(皖文明〔2015〕2号)文件要求,宣城市在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的基础上,通过各...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