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宁国新闻 > 正文

宣城市逐步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

来源:宣城日报 2015-03-13 13: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记者在市委改革办了解到,近年来,宣城市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不断推出改革举措,逐步摸索出一套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其中,农村清洁工程市场化、跨界污染联防、基层环境监管等项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也成为深改元年的醒目亮点。

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污染减排。绩溪、郎溪、宁国等县市摸索发展了太阳能微动力、氧化塘等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宁国市还建成全省首个垃圾焚烧磁能碳化系统,全市建成太阳能微动力、人工湿地、地埋式微动力等新型污水处理设施达89个。目前,全市农村初步建立了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长效机制,形成了“户集-村运-乡镇处理”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针对秸秆焚烧污染,宣城市试点探索秸秆种植模式,抽调农艺、农机、土肥、环保等多学科技术人员成立专家组,在青草湖农场开展了小麦播种五种不同模式的对比试验,通过综合对比,总结出既适合秸秆还田又省工、省力、省费用的生态种植模式,向全市推广。

创新基层环境监管模式。宣城市出台了《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和《建立村级环境信息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逐步在各行政村建立环境信息员队伍。宣城市坚持重心下沉,创新监管模式,提升基层环保监管能力。宣州、广德等县区在乡镇和工业园区共设立环保日常管理机构8个,宁国在青龙湾风景区设立环保分局,绩溪县在镇、村两级成立环保联防队,聘请社区居民和村民代表成立担任联防队员,共同参与对企业、园区环保监管,郎溪推出“环保联合执法”和“有组织、无规律、不定时、回头看”的执法模式。

全面推行农村清洁工程市场化改革。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三线四边”工作,全市农村实行清洁工作市场化,由乡镇或村将保洁、清运、处理服务外包,同时建立日常监管体制,政府和群众担任裁判员,以督查分数作为经费发放标准,按月或按季发放,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常态化机制。目前覆盖面已达85%,其中,郎溪、宁国、旌德实现全覆盖。通过市场化改革,实现了经费、人员、运行的常态化,保证了农村保洁的效率和效果,也增强了农民参与和监督的主动性、积极性。

探索推进跨界污染预警联防联治机制。以旌德、宁国为试点,出台了《跨界污染防治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和《水阳江上游水体跨界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建立了跨界水体分界断面例行监测和报告机制。协调广德、郎溪、宣州三县区启动了南漪湖流域跨界污染日常联防联控机制。不仅在市域内,宣城市还与苏、浙两省相邻县市建立了跨界合作机制。广德县与浙江省长兴县签订了《长兴县-广德县环境污染联合防治工作制度》,郎溪县与江苏省溧阳市签署了《溧阳市、郎溪县跨界污染纠纷处置工作机制》,宁国市与浙江省临安市签署了《边界区域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方案》,通过这项机制创新,逐步解决了困扰宣城市多年的跨界环境污染问题。

(王尚铭 本报记者 段北生) 

新闻推荐

市领导2015年4月-2016年3月开门接访安排表

1.宣城市委常委、宁国市委书记钱沙泉在宁国市参加接访活动;市政府副市长、旌德县委书记周密在旌德县参加接访活动。2.市领导接访时间原则上在每周四,接访时间:8:30—12:00。3...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好警察”叶九子2015-03-14 13:00
猜你喜欢:
评论:(宣城市逐步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