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宁国市创新实施“四换”(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三驱”(科技驱动、上市驱动、物流驱动)工程,全力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依托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开发区换档升级的新路子。即日起,本报将推出连续报道,聚焦“四换三驱”工程。
一边是在紧张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边是在刚改造好的厂房里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走进位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山园区的安徽欧凯密封件有限公司新厂区,忙碌的景象即刻在眼前铺开:偌大的车间里,几乎所有一线员工都在为公司的最新“作品”——汽车减震器油封的全面投产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
作为一家生产汽车橡胶零部件和家电橡胶零部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安徽欧凯通过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一跃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能自主研发、生产耐高温油封(气弹簧)的企业之一。“尤其是新上的汽车油封项目,如果顺利建成投产,公司的年产值就可望实现翻番。”该公司负
责人告诉记者,面对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扩大生产规模已成定局,但“开发区无地可供”的现状让公司一时犯了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好消息最终传来!在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牵线搭桥下,2013年10月,安徽欧凯正式收购了当时正处于破产清算中的安徽中淼精线有限公司,并通过改造破产公司遗留的厂房等设施,迅速上马了汽车减震器油封项目。“多亏了开发区的‘腾笼换鸟\’工程,让我们的新项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投产达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腾笼换鸟,这是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破解传统产业升级之困过程中交出的第一把“钥匙”。自2000年设立以来,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
展成绩备受瞩目,不仅区域面积在逐渐扩张,企业数量也由最初的10余家企业发展到了如今的1000余家。但伴随开发区的日益发展壮大,“成长的烦恼”也不期而遇:由于发展初期产业布局混乱、部分入园企业产业层级不高,加上受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形势影响,开发区少数企业产品销售和利润大幅下降,并一度出现续建项目停滞导致的土地闲置现象。
是继续“输血”换取企业一时的苟延残喘,还是运用市场法则实现优胜劣汰?站在十字路口中间,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最终选择了后者,提出在对有限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的基础上,通过“腾笼换鸟”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收购盘活停产、破产企业资
产发展新项目。“这样一来,就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破解要素制约,尽可能地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仇海斌说。
据了解,目前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涉及可供“腾笼换鸟”用地达2000余亩。“按照180万元每亩的最低投资强度计算,这些土地可承载近40亿元的各类项目,从而大大缓解当前众多招商引资项目无地可供的难题。”仇海斌还告诉记者,下一步,开发区将积极引导、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同时通过加大工业土地使用税征收等倒逼机制,促进企业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并协议回购部分企业闲置低效用地,让闲置土地真正“活”起来。
新闻推荐
宁国讯 近日,宁国市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碾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标志着宁国市又一...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