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特色中国·宁国馆”成为全国第二家上线淘宝首页的县级馆;
2014年3月,绩溪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定制私家农场”项目,实现了传统土地流转与现代电子商务的成功融合,创造了“绩溪模式”;
2014年8月,宣城市出台《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和鼓励电子商务发展;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研究院发布的二季度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中,宣城市泾县、绩溪、宁国、旌德、广德、郎溪电商发展指数分别位列全省县域第1、第3、第5、第8、第9、第18位;
“特色中国·宣城馆”正式上线一周年来,直接引导产生的销售额突破1.8亿元,在全国45个地方馆中排名上升至第四位,继续领跑所有市级馆……
在电子商务成为发展新趋势的今天,宣城市把握机遇,围绕“做大体量、规范管理、提升品牌、集群发展”的目标,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开辟经济发展的新助力。
关键词:
土洋结合——产品越“俗”越有魅力
“现在,我在外地,就能通过网络买到想吃的家乡特产。”在北京工作的夏先生说。他经常光顾的是佳旭食品专营店。在这家店铺的页面,记者看到,从出名的鸭脚包、水东蜜枣、山核桃,到不太出名的特产锅巴粉丝、徽墨酥、花生糖等,全都网罗在内。
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宣城最“土”的土特产,通过最先进的销售手段,销往了全国。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70%以上的网商主营的都是地方特产和文房四宝类产品,宣州的蜜枣及鸭脚包、郎溪的闷酱、广德的竹制品、宁国的山核桃、泾县的宣纸及茶叶、绩溪的徽菜熟食、旌德的灵芝都被搬到网上。
而2014年3月,在全国引起轰动的“聚土地”项目,更是将订单农业与电子商务结合,用户在淘宝网“聚划算”上认购土地,每个月将收到两次土地上种植的蔬菜和粮食,闲暇时光还可以到自己认购的地里享受采摘的乐趣。同时,认购的用户到绩溪旅游还有免门票、免住宿的待遇。
“聚土地”项目不仅卖出了绩溪的绿色蔬菜等农产品,更将绩溪良好的生态环境“卖”了出去。
据了解,“聚土地”在商品销售期,短短5天时间,项目曝光点击次数合计达5亿次,参与购买人数达到3500多人,总计销售土地465亩,项目销售额228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式进入后期运营服务阶段,产出农产品通过快递派送达2.1万单,接待农场主游客600余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土地流转、返聘务工和提供农家乐餐饮,农民每亩土地增收达2000余元。
除了农产品外,“万人众筹”项目又将古名居的维修和保护与电子商务结合,创造性地为地方文化和旅游服务。而淘宝特色中国·宣城馆,也对全市的旅游景点也进行了推荐,下一步将与旅行社合作,推出多个精品旅游线路。
关键词:
集聚——“抱团”发展显优势
“在信息高度对称和产品极度丰富的时代,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抱团取暖是必然趋势,只有共同解决好资源不共享、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每个环节的成本,才能提高竞争力。”市商务局商贸流通科科长蒋斌牛说。
2013年4月,淘宝特色中国·宁国馆开馆,成为全国第二家上线淘宝的特色中国县级馆。2014年1-9月份,实现线上销售额7250万元。同时,1号店“特产中国”宁国馆在2013年7月份也成功上线,目前已实现销售额320万元。宣城馆正式上线淘宝一周年来,直接引导产生的销售额突破1.8亿元,间接引导销售额过4.8亿元,入馆网商增加到408家。
“我们帮助商家开展活动,通过宣城馆的带动,不少入馆商家得到了实惠,效益好点的成交额能够翻一番。”宣城馆工作人员任毅告诉记者。
宁国馆、宣城馆为淘宝卖家提供了线上服务,那么四方电子商务产业园便提供了更为全面、立体的服务,集聚效益也十分明显。
“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建立形成了集聚效应,降低了商家的运营成本。”四方电子产业园的入园企业之一——逍遥人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纪建兵如是说。除了技术指导、创业培训等外,产业园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实惠便是降低了成本。
快递费便是电子商务主要成本之一,记者了解到,如果商家自己与快递公司合作,每单至少8元,而在四方电子商务产业园,快递费用就降至了5元/单。仓储成本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成本之一。经测算,目前宣城仓储成本不到0.3元/日平方米,远低于上海的1.2元/日平方米。四方电子商务产业园拥有6000平方米的仓储物流中心和全省先进的快递分拣自动流水线,日均分拣达1万单以上,大大减轻了入园企业仓储和分拣的压力。
目前,由徽商集团投资的青年电子商务园目前正在规划当中;位于市开发区燕青经济园的宇培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正在招商;宁国电子商务产业园主体已竣工验收。
关键词:
转型——传统企业频频“触电”
位于宁国市的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是宣城市一家重点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核桃、山珍、绿茶等相关产业。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詹氏也开始探寻一种新模式。2010年,詹氏公司首期投资400余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安徽壳壳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壳壳果坚果网店借助淘宝网站的影响力打造新时代坚果新品牌,拓展全国坚果市场。
借助电子商务这种新的销售方式,詹氏食品突破地域限制,目前其各类农特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实现销售量新的突破。预计2014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左右,其中电子商务领域销售额达到8000多万元,较去年增长2.5倍。
安徽省绩溪县四方针织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针织的传统企业。2013年9月,四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也是绩溪县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开始经营四方针织的线上品牌——“法斯柏”。
2013年11月份,该品牌全网销售达116万单,2014年5月销售量进入类目前50名。“现在,四方针织的销量,绝大多数都是来自线上销售了。”四方针织总经理方永跃说。他告诉记者,跟线上销售相比,以前进入超市需要入场费,账单结算周期也长,货物调度比较困难。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普及,宣城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辟了电子商务业务,宣城市规模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比例已达到60%,在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这个比例则高达70%。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明珍堂养生品有限公司、泾县汀溪兰香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宣城市创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还入选2014年度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关键词:就业——为创业打开一片天
在淘宝网,有一家名为“大学生村官创业馆”的小店,小店经营山茶油、芝麻油,以及一些土特产。这家网店在旌德县孙村乡新建村,店主是一位1987年出生的大学生村官王继成。
2013年王继成发起成立了新坊油茶专业合作社,村里40多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油茶种植面积达400余亩。“网络销售可以让销路更广,也可以让更多人知道旌德的好东西。”王继成说。
“电子商务具有就业门槛不高、创业成本较低、融合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等特点,因此对就业、创业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团市委书记、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何刚说。电子商务发展,在带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也带动就业。仅宣城馆就直接带动就业岗位近500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1300余个。
家住农村的张文文也靠着宣城馆开始了自己的网上创业之路,在宣城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的网店“装修”精美了、访客多了、销路广了、生意也渐渐红火了。入馆之后她的网店交易额连续翻番,短短几个月就已突破20万元。
2014年8月,四方电子商务产业园举办的第一期培训班开班,目前,已有绩溪县40多名想要从事电子商务的人报名参加培训班。
据了解,目前全市网商超3000家,电商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万,网上年销售额达9亿元。此外,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还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兴起,包括农特产品加工、网络科技服务、快递物流等,2014年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65.74万件,同比增长60.34%;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703.46万元,同比增长42.31%,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逆势上扬,快速发展。
新闻推荐
宁国讯 为切实抓好春节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近日,宁国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分7个工作组下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森林防火工作全面督查。 &...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